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集结。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历史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全面、深入探讨了宋元以来武陵地区土客的构成、土客边界的流动和族群的变迁以及与之同步展开的区域社会转型,纠正了过去凡“土”即为土家族先民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在中国古代边地的国家化与边地族群关系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既为当下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及制定科学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符合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的依据,也为加强民族团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史鉴与启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武陵文库·民族学研究系列》(第二辑)编委会
总序
序
绪论
第一章 武陵地区早期的土客及其关系
第一节 远古与先秦时期武陵地区的居民及其关系
一 远古时期武陵地区的古人类
二 先秦时期武陵地区的族群及其关系
第二节 秦汉时期武陵地区的土客及其关系
一 “土著”族群及其社会经济状况
二 秦汉时期的拓边和治理
三 外来人群的进入和土客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的土客及其关系
一 “土著”的变化及其族属
二 统治者的争夺和治理
三 人口的流动与土客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武陵地区的土客及其关系
一 土著的分布和变迁
二 王朝的经营和治理
三 人口的迁入和土客关系的演化
第二章 两宋时期武陵地区的土客及其关系
第一节 土著的构成与“主/客户”“土人”“土军”的出现
一 土著的构成
二 “主户”“客户”的出现以及与土著的关系
三 “土人”“土军”的出现以及与土著的关系
第二节 客民的进入
一 客民的总体情况
二 客民的成分及进入之动因
三 客民的原籍或迁出地:以湘西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节 王朝的经略、治理与土客的“互化”
一 赵宋王朝的经略和治理
二 土客的“互化”
第三章 元明时期武陵地区的土客及其关系
第一节 土著的承替和变迁
一 元代武陵地区的土著
二 明朝武陵地区的土著
第二节 王朝的统治、经营与客民的入迁
一 王朝的统治和经营
二 客民人口的总体情况
三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与客民的进入
第三节 元明时期武陵地区土客关系的发展
一 客民不等于汉民:客民的族属
二 “内外有别”:土客之边界
三 土客的冲突与融合
第四章 清代武陵地区的土客及其关系
第一节 清代武陵地区的土著及其分布
一 土著“蛮夷”及其分布
二 土著汉民及其分布
第二节 清王朝的经略、治理与客民的进入
一 清王朝对武陵地区的经略和治理
二 清朝流入客民的总体情况
三 清朝的客民活动与客民的流入
第三节 清代武陵地区土客关系的演变与区域社会的变迁
一 清代客民的族性
二 户籍、文化与地理:清代武陵地区土客的区别和边界
三 清代武陵地区土客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 清代武陵地区土客的融合和区域社会变迁
第五章 民国时期武陵地区的土客及其关系
第一节 民国时期武陵地区的土著
一 土著汉民
二 土著少数民族
第二节 政区建置的演变与客民的流入
一 民国时期武陵地区的政区建置衍变
二 战争与客民的进入
三 客商与西方传教者:其他类型客民的迁入
第三节 民国时期政府的土客政策与土客关系的发展
一 国民政府的土客政策
二 民国时期武陵地区的土客意识及其边界
三 民国时期武陵地区土客关系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繁荣
结语
一 流动的边界,变迁的土客
二 “土丁”“土军”“土民”等称呼不等于土家族,客民不等于汉族
三 从“化外之区”到“内地的边缘”:土客关系与区域社会的变迁
参考文献
附表1 宋代湘西留居客民个案
附表2 元明时期湘西客民个案迁入情况
附表3 武陵地区部分族谱编修情况
后记
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曹大明。
得书感谢您对《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