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历史观中与实践联系最密切的问题之一,也是当今年轻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篇30多年不曾再版的专论重新翻译出来,供读者参考,是很有必要的。
内容简介
普列汉诺夫在自己的许多著作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其中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者对上述专论中的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作出了重要补充或详细分析,特别是对18—19世纪西欧哲学和社会学中相关学说和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为了让读者全面、充分地了解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我们从他的、已有中译文的其他所有著作中摘录了几乎全部重要的相关论述,共四十一条,作为本书附录。其中除第三十六、三十七两条因一时借不到俄文原著(《普列汉诺夫全集》第21、22卷)无法校对外,其余各条或由我翻译,或经我校改。所有我译、校的文字如有错误,均由我负责,并望方家不吝指正。读者如希望更多地了解本书译者对普列汉诺夫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观点的看法,可参看拙著《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七章前五节。在那里,作者对普列汉诺夫的观点作了简要然而系统的述评。
作者简介
作者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委员会主席,早年是民粹主义者,在1883年后的20年间是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是最早在俄国和欧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
他十分受列宁尊敬,但是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他渐渐与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转向孟什维克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又支持民族主义,此后对十月革命又持反对态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译者序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附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普列汉诺夫生平简介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俄]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得书感谢您对《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