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二)

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从国内外边疆理论梳理与边疆问题相结合的角度,在回顾国内外边疆理论和研究边疆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边疆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内外边疆理论梳理与边疆问题相结合的角度,选择了边疆理论研究、文化戍边研究、边疆治理研究、跨界民族研究和一带一路战略与边疆安全五个专栏。希望在回顾国内外边疆理论和研究边疆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边疆理论。

作者简介

主编徐黎丽,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边疆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社部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兰州大学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

绪论

边疆理论篇

中外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分析

一 国外边疆理论

二 国内边疆理论

三 中外边疆理论的功能分析

论中西方边疆研究的差异性对中国边疆研究的启示

一 中西边疆研究的差异性

二 中西方边疆研究的差异性对中国边疆研究的启示

三 中国边疆研究的方向探索

中西方地缘政治理论视角下的边疆安全比较研究

一 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体系下的边疆安全

二 西方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范式下的边疆安全

三 中西方地缘政治思想体系中的边疆安全比较

四 结语

文化戍边篇

从边疆、民族角度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 边疆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

二 民族作为文化发展的实践主体

三 创造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目的诉求

四 结语

文化何以戍边?

一 文化边界与国家边界的重合与分离

二 文化戍边是文化本质的体现

三 文化戍边是文化在交流与合作中通边

四 文化戍边是国家软实力在边疆的体现

论西北跨国民族文化体系的戍边作用

一 西北跨国民族文化特征及其体系

二 西北跨国民族文化体系的戍边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互动机理——基于甘南藏区的分析

一 民族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联系

二 民族传统文化和公共文化对接与互动的基础

三 民族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良性互动的实现

四 结语

边疆治理篇

中国西北陆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思路和途径探讨

一 西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历史借鉴

二 当前中国西北陆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问题

三 西北陆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与途径探索

中越边境集市流动及功能分析——以云南省马关县金厂街为例

一 金厂街的历史沿革

二 金厂街的集市流动

三 边境集市的功能分析

中蒙边境马鬃山蒙古人的资源困境及对策研究

一 中蒙边境马鬃山的资源困境

二 边疆地区资源困境的解决对策

三 反思

跨国民族篇

哈萨克族认干亲习俗中的“脐带母亲”文化解读

一 引言

二 哈萨克族“脐带母亲”的选择对象、原因

三 成为“脐带母亲”所必须经历的仪式

四 哈萨克族认“脐带母亲”的社会文化意义分析

五 结语

试论西迁及其对柯尔克孜族形成的影响

一 柯尔克孜族的迁徙

二 西迁对柯尔克孜民族形成的影响

三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与边疆安全研究篇

论边疆安全问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影响

一 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畅通的沿线国家边疆安全问题

二 如何解决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边疆安全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对解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启示

一 “一带一路”语境中的云南边疆民族社会

二 新时期云南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 西南边疆民族大省——云南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跨越性发展的思考

四 结语

“一带一路”方略与“和合共赢”理念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二)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徐黎丽。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美国S部落自治体制 电子书
填补我国学界对美国印第安部落政府的自治发展知之甚少的空白。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1辑/总第16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聚焦于比较政治领域的研究。
中国产业安全立法研究 电子书
本专著主要包括产业安全问题的传统理论渊源,产业安全理论的新发展,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导论,产业安全立法的理论基础,产业安全立法的社会基础,美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欧盟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日本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我国农业合作社问题。
中东欧国家转型:外部约束与现代化 电子书
本书具体分析了中东欧国家转型的外部约束条件并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