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

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娓娓道来古籍拍卖二十年的风云秘事和喜乐悲苦,是了解古书文化、版本鉴别及价值判断的必读之作。

内容简介

《 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为我国民间藏书名家韦力先生同嘉德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总经理拓晓堂的对谈录。全书分七个部分,详细解读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古籍拍卖的奇书、奇人、奇事。二十年古籍拍卖的点点滴滴,见证一段段历史、一个个家族的兴衰、一个个爱书人的喜怒哀乐与痴情。喜的是好书得藏,文化得以传承;悲的是错失良缘,斯人斯书已失。本书隐含着古籍鉴别、版本选择、价值判断等专业知识,介绍了这二十年来我国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重要古籍的收藏价值及流传情况,以及一些大藏家藏书历程,从中可见他们的人生趣味及其对传承文化的拳拳之心,并从古籍拍卖的征集、图录、封面、估价、佣金、保证金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古籍拍卖的市场运作情况以及它对保护、传承我国古籍的重要意义,对认识我国古籍善本的流传及保存状况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韦力,爱书人,酷爱古籍,曾写过数本关于藏书之书,现仍在写下去。其著作《失书记·得书记》,30万言,配有“芷兰斋”历年集藏的珍贵古籍图片,堪称自剖心旅的当代中国藏书奇著。

作为响当当的嘉德拍卖等数家公司的古籍顾问,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被认为当代中国收藏古籍最富的个人藏书家,他甚至曾与另一书友合资几乎就要买下一批古籍高逾1亿元人民币,却戏称自己600多平方米的藏书楼是“芷兰斋”,谐音“烂纸”也。韦力微信,还开有一个中国古籍界罕见、时时更新的“芷兰斋”公众账号(关于藏书的一切)。

凭个人之力,收藏古籍逾7万册,四部齐备。“唐、五代、宋、辽、金之亦有可称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数架。”《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抛开这些数字,韦力却说自己是个“不合时宜”的人,30年来的古书收藏,他从来只买不卖。拍卖行勃兴带来的古籍价位节节拉升,让很多人把兴趣聚焦到了他藏品的价格换算上,而他个人兴趣,却已从单纯的古善本收藏延伸到实证性的古籍版本研究,著书立说,离钱越来越远。

当今,国内收藏古旧书的群体中,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比如,杨成凯先生的词集、孟宪钧先生的碑帖、林章松先生的印谱、王扬先生的佛经、刘扬先生的西文汉学、姜德明先生的新文学、陆昕先生的说部丛书、谢其章先生的老杂志、吴兴文先生的藏书票、方继孝先生的手札、励双杰先生的家谱等等,都可谓独步天下的专题收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忠义录

第二章 考工记

征集

图录

封面

估价

拍卖师

拍品

佣金

保证金

布阵

点睛

海外回流

中西权衡

第三章 艺文志

甲骨封泥

明清奏折

天禄琳琅

敦煌写经

西域残片

名人书札

第四章 百艳图

《春秋经传集解》

《出师颂》

《唐贤写经遗墨》

《十百斋书画录》

《红楼梦》

《冬心先生集》

《玉台新咏》

《两汉策要》

第五章 英雄谱

瓶花密约

云烟过眼

荀陈迹远

第六章 先贤赞

大姑

罗振玉

曹大铁

沈仲涛

曾仲鸣

萧盅友

严一萍

程砚秋

田涛

刘苍润

潘景郑

陈伯达

鲍耀明

唐弢

第七章 清暇录

黄门公案

适之逸闻

千部西文

大仓文库

寅恪遗稿

秦城书藏

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是201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韦力。

得书感谢您对《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摄影构图之美 电子书
首先,本书从“什么是构图”开始,告诉读者构图在摄影作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介绍了主要的构图元素,以及如何在杂乱的场景中准确地找出这些元素。不同拍摄角度、不同焦段镜头、不同的色彩构成都会让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拍摄时,这些与构图有直接关联的技法也需要熟练掌握。其次,本书总结了16种比较常用的构图技法。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构图技法,可以让你的作品显得更精彩、视觉效果更好。再次,
古风西韵——感受音乐之美 电子书
秦子超带你在经典与旅行中感受音乐之美。
光之美学:水彩光影技法详解 电子书
不得不看的水彩魔法课程———透过对光影的把控,让你的水彩更具高级感!
原始之境——幻想生物概念设计档案 电子书
本书共5章,从独特、有趣的角度展示了一处幻想大陆的地貌,讲解了几十种幻想生物的设计和绘制方法,并标示出了它们的细节结构和生活习性等,对于读者掌握绘画技巧、创作生物形象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