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

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知名通信专家、科普作家杨义先教授新作,追溯38亿年的通信发展史,探索未来通信发展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为“自然通信”,主要介绍过去38亿年来生物通信过程的演化,希望它们能为未来的人工通信提供更多更好的借鉴;下篇为“人工通信”,主要介绍过去数千年来人类有意识的通信过程的演化。

作者简介

作者杨义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科研、教学及全民科普工作。他创立的网络空间安全的统一理论《安全通论》《博弈系统论》《黑客心理学》,以及高级科普《安全简史》,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前言

上篇 自然通信

第1章 遗传通信

1.1 遗传信息的内容

1.2 遗传信息的编码

1.3 遗传信息的解码

1.4 遗传信息的差错

1.5 DNA计算机展望

第2章 生长通信

2.1 先天信息的载体

2.2 先天信息的传输

2.3 后天信息神经系统

2.4 后天信息中枢系统

2.5 其他体内通信系统

第3章 感知通信

3.1 植物的感知能力

3.2 动物的感知能力

3.3 人类的感知能力

3.4 人类的知觉能力

3.5 第六感与直觉

第4章 语言通信

4.1 肢体语言通信

4.2 表情语言通信

4.3 声音语言通信

4.4 艺术语言通信

4.5 符号系统通信

下篇 人工通信

第5章 史前通信

5.1 旧石器时代的通信

5.2 中石器时代的通信

5.3 新石器时代的通信

5.4 文字通信之史略

5.5 通信内容的革命

第6章 非电通信

6.1 陆上通信

6.2 水上通信

6.3 空中通信

6.4 邮驿通信

6.5 通信交通

第7章 电子通信

7.1 烽火台式电信

7.2 邮包分拣电信

7.3 集装箱式电信

7.4 融合计算通信

7.5 通信创造智能

第8章 未来通信

8.1 换个视角看通信

8.2 通信网络新结构

8.3 量子通信新机会

8.4 绿色通信新趋势

8.5 实用通信新畅想

参考文献

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是2020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杨义先。

得书感谢您对《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