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职业分类研究框架:结合中国国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政策导向性。
内容简介
本项研究力图在已有的职业分层研究框架基础上,吸收国内学者的研究经验,尊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转型期中国社会变革状况和现实的制度环境,提出适合中国特殊国情、能够被社会科学研究所普遍接受的职业分类研究框架,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在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分类研究框架基础上,本文将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6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五次全国性的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在经验研究领域对职业分层的研究框架操作性予以验证,因此,本项研究还是一项着眼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和职业分层的经验研究,其现实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本项研究借鉴国内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研究的最新成果,既着眼于理论脉络的梳理,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社会制度因素,能够对当前急需的中国社会管理和实践提出相应的政策参考,具有一定的政策导向性。
作者简介
作者田丰,1979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200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201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现任职位: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任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人口学、调查与统计方法、社会分层,青年和家庭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海研究院智库丛书”编委会
第一章 社会转型、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一 社会转型期的主要特点
二 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
三 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的新变化
第二章 社会分层与职业分层的关系
一 社会学理论中的社会分层思想
二 主要职业分层的框架
第三章 职业社会地位测量的综述
一 职业分类与结构的设定和辨别
二 职业分类与社会镜像
三 通过调查数据测量职业地位
四 传统社会地位测量的反思
第四章 职业社会地位测量操作方法的简介
一 爱丁堡职业社会地位测量中的职业识别实验
二 关于职业认知和评价测量的讨论
第五章 职业认知和评价测量的设计
一 职业名录的设计
二 职业认知和评价测试
第六章 对职业认知和评价测量的结果分析
一 自我职业认知
二 职业分组
三 职业排序
第七章 职业的类别、结构与位置
一 职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
二 劳动力市场排队理论
三 人力资本与职业分层
四 人力资本的实现约束
五 劳动力市场的理想类型
第八章 职业束和职业群体的分类
一 六种职业束的划分和界定
二 职业的划分
第九章 职业束、职业群体和职业分层
一 职业束与职业群体的重新编码
二 职业分层的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
三 基于分层聚类分析的职业分层
第十章 职业束和职业分层对收入的影响
一 问题梳理及文献回顾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三 主要分析结果
四 基于职业束和职业分层分析的结论
第十一章 基于分层因子的职业位序
一 因子分析和数据降维
二 对职业子群体的排序和分层
三 职业位序与职业分层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结构与职业分层现状
一 中国社会结构与职业分层现状
二 中国社会结构与职业分层的变动趋势
三 优化职业分层,建设橄榄型社会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用于职业测量的打分统计表
附录二 职业分类的测量过程展示
附录三 不同年份的职业子群体聚类分析的结果
中国社会转型与职业分层(上海研究院智库丛书)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田丰。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社会转型与职业分层(上海研究院智库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