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西北彩陶文化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彩陶是人类历史早期以陶器为载体的艺术创造活动。陶器与彩绘花纹是一对统一体,二者互为依存,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本书全面回顾了半山、马厂彩陶研究的历史,并且以大量的篇幅考察了半山、马厂两类彩陶的器形、花纹,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同时考察了器形与花纹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器形与花纹的组合在时空框架上的位置,从而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期。
作者简介
作者李水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2年,学士)、考古学系(1988年,硕士;1996年,博士)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9年)、哈佛大学(2000年)、英国剑桥大学(2006年)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教授(1988—今)。
主要研究领域: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西北史前—青铜时代考古、盐业考古、农业的起源、环境考古等。曾先后在中国山东、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山西、江西、重庆、辽宁、天津、湖南、内蒙古、陕西,以及法国进行考古调查发掘。
现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英国人文艺术研究委员会(AHRC)行业评审院专家组成员(2009—2012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的话
图版
序
绪论
陶器与彩陶
半山与马厂的发现与研究
较量
半山类型的发现与研究
正式发掘的半山类型遗址
1. 青岗岔遗址
2. 鸳鸯池遗址
3. 地巴坪遗址
4. 张家台遗址
5. 花寨子遗址
6. 土谷台遗址
7. 柳湾半山墓地
8. 西滩1号墓
9. 边家林遗址
10. 苏呼撒遗址
11. 师赵遗址
12. 菜园遗址群
有重要采集品的半山类型遗址
1. 张寨遗址
2. 营盘岭遗址
3. 焦家庄、十里店遗址
4. 乐山坪遗址
半山时期彩陶典型器的形态与谱系
彩陶典型器形式划分与原则
彩陶典型器形态与谱系
1. 小口长颈壶
2. 单耳长颈瓶
3. 大口矮领瓮
4. 小口高领瓮
5. 单耳罐
6. 高低耳罐
7. 高低耳壶
8. 双耳罐
9. 双耳长颈瓶
10. 盆
11. 钵
12. 带嘴锅
13. 单耳钵
14. 双耳钵
15. 大口罐
16. 腹耳壶
17. 盂
18. 单把杯
19. 鸭形壶
20. 双口壶
21. 鼓
22. 人首器盖
典型单位器物组合与形态分析
1. 花寨子遗址
2. 柳湾半山墓地
3. 土谷台遗址
4. 鸳鸯池半山墓
5. 边家林遗址
6. 地巴坪遗址
7. 边家沟大墓
8. 青岗岔遗址
9. 苏呼撒遗址
10. 西滩1号墓
11. 张家台遗址
半山类型彩陶花纹的形态与谱系
半山类型彩陶花纹特征及绘彩部位
颈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1. 锯齿纹
2. 倒锯齿纹
3. 对齿纹
4. 折线纹
5. 横条带纹
6. 网格纹
7. 网格锯齿纹
8. 横人字锯齿纹
9. 横人字条带纹
10. 漩涡纹
11. 网格横人字纹
12. 网格横条带纹
13. 竖折线纹
14. 竖条带纹
腹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1. 横条带纹
2. 齿带纹
3. 凸弧纹
4. 漩涡纹
5. 垂弧纹
6. 圆圈纹
7. 人蛙纹
8. 葫芦纹
9. 斜条带纹
10. 菱格纹
11. 贝纹
12. 折线纹
13. 方块几何纹
14. 对三角纹
15. 鱼鳞纹
16. 栅线纹
17. 折块纹
18. 塔松纹
内彩典型纹样及谱系
1. 十字纹
2. 毋字纹
3. 圆圈纹
4. 漩涡纹
5. 人蛙纹
6. 蝌蚪纹
7. 网纹
典型单位彩陶纹样组合与形态分析
1. 花寨子墓地
2. 柳湾半山墓地
3. 土谷台遗址
4. 永昌鸳鸯池墓地
5. 边家林遗址
6. 地巴坪墓地
7. 边家沟大墓
8. 青岗岔遗址
9. 苏呼撒墓地
10. 西滩1号墓
11. 张家台墓地
半山类型彩陶编年及时空框架
典型器分组
典型纹样分组
器形与花纹的对应关系
半山彩陶的分期
半山类型彩陶的时空框架
马厂类型的发现与研究
正式发掘的马厂类型遗址
1. 白道沟坪遗址
2. 糜地岘遗址
3. 马家湾遗址
4. 鸳鸯池遗址
5. 柳湾遗址
6. 红古山遗址
7. 土谷台遗址
8. 核桃庄遗址
9. 阳山遗址
10. 阳洼窑遗址
11. 东大梁遗址
12. 蒋家坪遗址
13. 总寨遗址
14. 马排遗址
15. 老城遗址、高家滩遗址
16. 切刀把墓地等
17. 河西地区其他遗址点
有重要采集品的马厂类型遗址
1. 永登乐山坪遗址
2. 永登长阳洼、团庄遗址
马厂类型彩陶典型器的形态与谱系
彩陶典型器形式划分与原则
彩陶典型器形态与谱系
1. 小口瓮
2. 喇叭口瓮
3. 大口矮领瓮
4. 敛口瓮
5. 单耳长颈瓶
6. 高低耳壶
7. 高低耳罐
8. 小口长颈壶
9. 腹耳壶
10. 双耳长颈瓶
11. 鸭形壶
12. 双耳罐
13. 单耳罐
14. 双耳盆
15. 四耳盆
16. 敞口盆
17. 盘
18. 钵
19. 盂
20. 豆
21. 鼓
22. 单把杯
23. 肩耳壶
24. 带嘴罐
典型单位器物组合与形态分析
1. 柳湾遗址
2. 阳山遗址
3. 土谷台遗址
4. 鸳鸯池遗址
5. 马排遗址
6. 白道沟坪遗址
7. 蒋家坪遗址
8. 红古山马厂墓
马厂类型彩陶花纹的形态与谱系
马厂类型彩陶花纹特征及绘彩部位
颈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1. 锯齿纹
2. 倒锯齿纹
3. 横条带纹
4. 网纹
5. 鱼鳞纹
6. 对齿纹
7. X纹
8. 折线纹
9. 横个字纹
10. 三角网纹
11. 竖曲线纹
12. 菱形网格纹
13. 竖条带纹
14. 串贝纹
15. 回纹
16. 竖折线纹
腹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1. 人蛙纹
2. 漩涡纹
3. 四大圆圈纹
4. 螺旋纹
5. 贝纹
6. 联珠纹
7. 菱格纹
8. 垂弧纹
9. 凸弧纹
10. 齿带纹
11. 棋盘格纹
12. 折线纹
13. 方块几何纹
14. 水波纹
15. 竖条带纹
16. 横条带纹
17. 横竖条带纹
18. 斜条带纹
19. 锯齿纹
20. 弧折线八卦纹
21. 回纹
22. 万字纹
23. 网格几何纹
24. 复线菱形网纹
内彩典型纹样及谱系
1. 人蛙纹
2. 蛙卵纹
3. 三角纹
4. 漩涡纹
5. 十字纹
6. 毋字纹
7. 花瓣十字纹
8. 螺旋纹
9. 万字纹
10. 同心圆纹
11. 联珠纹
12. 星形纹
13. 辐射线纹
14. 菱形纹
15. 网纹
16. 双线菱格纹
典型单位彩陶纹样组合与形态分析
1. 柳湾遗址
2. 阳山遗址
3. 土谷台遗址
4. 鸳鸯池遗址
5. 马排遗址
6. 白道沟坪遗址
7. 蒋家坪遗址
8. 红古山遗址
马厂类型彩陶编年及时空框架
典型器分组
典型纹样分组
器形与花纹的对应关系
马厂彩陶的分期
马厂类型彩陶的时空框架
半山与马厂的制陶工艺
半山时期的彩陶制作
马厂时期的彩陶制作
半山与马厂彩陶的源流及时空框架
半山类型的来源
马厂类型的流变
半山与马厂彩陶的历史地位
文化“西渐”
黄土的儿女
共时与多元
附录一 甘肃省半山、马厂类型遗址一览表
附录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半山、马厂类型遗址一览表
附录三 青海省半山、马厂类型遗址一览表
参考文献
A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再版后记
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李水城。
得书感谢您对《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