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期。
内容简介
本刊以实证法学研究方法为中心,通过实证研究来反思法学理论,并对法律实践进行理论提炼与实证分析,填补了法学研究的空白领域,属于法学定量研究等前沿领域。
本期包括卷首语、争鸣栏目、论文三部分,其中争鸣的主题是为“职业打假的是与非”。争鸣栏目有两篇文章,分别来自司法机关和市场监管机关,围绕职业打假人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以及其寻求惩罚性赔偿能否得到司法支持等方面展开。
除了争鸣栏目的两篇文章之外,本书还刊载了《国有土地资产的让售协议之属性与行政协议的拘束力问题》《简化与扩围:欧盟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高校性骚扰及其法律应对》等8篇论文,涉及行政法、经济法、法院执行、司法改革、公益诉讼等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
编者田禾,1956年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江苏灌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法治蓝皮书》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实证法学、刑事法治、政府法治。从事亚洲研究多年,曾多次访问英国、美国、日本和亚洲的大学。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国家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成果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一些重要建议得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的采纳。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实证法学研究》编委会
争鸣:职业打假的是与非
处在十字路口的职业打假
一 职业打假的产生
二 职业打假的五大争论
三 职业打假背后的市场与政府
四 结语:如何看待职业打假
职业打假类行政诉讼问题探析
一 职业打假综述
二 职业打假引发的影响和争议
三 职业打假类行政案件分析
四 职业打假类行政案件的审判困境
五 解决职业打假类行政案件的对策建议
市场监管视野下对职业打假的考察与思考
一 职业打假人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二 职业打假人给市场监管带来的挑战
三 市场监管的应对与展望
论文
论国有土地资产让售协议之属性及行政协议的拘束力
一 基本案情
二 本案判决的评释
三 结论
简化与扩围:欧盟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回顾与展望
一 欧盟集中控制制度运行情况的数据分析
二 从个案分析理解救济制度运行
三 新形势、新挑战与新动向
中国高校性骚扰及其法律应对
一 情况梳理
二 法律机制的欠缺和调整
论民商事法律竞合及冲突的裁判说理逻辑
一 对“法律规范”的理解
二 民商事法律竞合以及法官规范选择权
三 民商事法律冲突中的法官规范选择权
司法责任制下统一裁判尺度路径的新探索
一 统一裁判尺度的现实需求
二 新形势下统一裁判尺度面临的新挑战
三 司法责任制下统一路径的新探索
结语
基于申请人举证责任的执行终局制度
一 “虚化申请执行人举证责任”
二 以事项执行为核心的域外经验:债权人举证责任的法律意义
三 数理框架范围内解释:举证能力与举证责任的背道而驰
四 嵌入式构建:实化申请执行人举证责任的司法选择与构建
五 结语
财产性判项履行与减刑、假释关联机制研究
一 关联机制的理论概述
二 关联机制的晋城实践
三 关联机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四 完善关联机制的建议
结语
环境公益诉讼的驱动困局与应变
一 透析:环境公益诉讼现状审视
二 探究:环境公益诉讼驱动困局成因
三 思辨:勒温公式下的经济公益诉讼论
四 应变:经济公益诉讼论下的诉讼激励构建
五 余论:从“制度嵌入”到“案例体验”
我国司法机关负责人专业化、职业化特征和趋势分析
一 绪言和文献综述
二 指标设计
三 数据分析
四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五 余论
附录
稿件规范与注释体例
《实证法学研究》约稿函
编者手记
实证法学研究(第三期)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田禾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实证法学研究(第三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