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水浒传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通梁山传奇,识天地忠义,跟着吴兆路教授读通《水浒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经典通识”(第三辑)之一种,是当代名家讲解《水浒传》的通识之作,内容全面,分析透彻。

本书除了讲述《水浒传》世代积累的成书脉络、影响和传播,赏析小说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形象外,还紧跟时代,以问题为导向,回应了大众关心的诸多问题:为什么有人说“少不读《水浒》”?宋江是真讲义气,还是假仁假义?梁山好汉为什么一定要被招安?鲁智深从不恪守清规戒律,为何还被赞为“佛”?等等。

读者可以通过这部通识,真正走进富于传奇色彩的《水浒》世界,对这部古典小说名著获得全面的认知。

作者简介

作者高红豪,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讲师,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助理,《大学语文》课程组负责人,上海劳模学院特聘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及近代文学与文论。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多项。参与编写《稀见清代科举文集选刊》《中国文学经典·古代小说戏曲卷》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的话

《水浒传》是一部奇书

一 《水浒传》“真有其事”吗

1. 《水浒传》的历史原型

2. 元代水浒戏与明代《水浒传》

3. 《水浒传》故事的一波三折

二 《水浒传》为什么又叫《忠义水浒传》

1. 为什么称《水浒传》为“天下之至文”

2. 怎么理解《水浒传》里的“忠义”

3. 梁山上那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

4. 梁山好汉的“忠义”之举

三 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汉

1. 智取生辰纲是怎么一回事儿

2. 林冲是怎么上梁山的

3. 武松为什么要血溅鸳鸯楼

4.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为哪般

四 《水浒传》好在哪里

1. 有力表现了大众的意志

2. 生动描绘了一幅平等世界的素朴蓝图

3.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反思

4. 英雄精神成为民族文化财富

五 《水浒传》的回声释疑

1. 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

2. 为什么有些读者不喜欢宋江

3. 为什么读者都喜欢鲁莽的李逵

六 《水浒传》作者、版本疑团

1.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吗

2. 《水浒传》版本有繁简之分

七 《水浒传》的影响和传播

1. 明清时期的《水浒传》评点

2. 明清时期的水浒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水浒传》对后世社会民众的影响

4. 《水浒传》的海外传播

后记

水浒传通识(中华经典通识)是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高红豪。

得书感谢您对《水浒传通识(中华经典通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水浒传 电子书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以宋江、晁盖为首,逐渐吸纳四方豪杰上梁山。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腐朽的统治。直到一百零八条好汉齐聚忠义堂,排座次。后五十回则描写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为朝廷效力的过程,众人最后被奸臣所害。《水浒传》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讲述了一系列梁山英榫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
赞歌中华 电子书
原生文明四大家,传承至今唯中华。埃及印度巴比伦,古代文明已散砂。中华上下五千年,古往今来轶事多。抛砖简索明往史,引玉众泰共溯源。“盘古开天地”“"女娲伏载传”‘黄帝战蚩尤”等都是经久流传的民间故事,本书从盘古开天地的事迹说起,一直叙事到清朝末期。从客观的角度列数了古往今来的极具影响人物和事件,及其重大发明发现和贡献作用。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的一些经典故事以七言叙事诗歌的形式展现,读来朗朗上口,形式
经典常谈 电子书
朱自清带你踏入传统典籍的大门,洞见国学中的真理与智慧。
经典唐诗300首 电子书
徐山琦选编的《经典唐诗300首》将经典的300首唐诗按照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两级分类。《经典唐诗300首》图文并茂,每首诗歌配有注音、译文,以及诗歌背景,让孩子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诗歌所描述的内容与意境,感受唐诗的无穷魅力。
中外小说经典阅读 电子书
本书以文学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顺序,分为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当代小说,外国小说选读四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