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自称能超越卡夫卡的中国女作家,残雪文学回忆代表作,放言无忌,指点文学江山。

内容简介

本书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

“从我拿起笔来写作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了正式的长跑。我跑过很多地方,有什么条件就在什么地方跑――马路上啦,街心公园啦,河堤上啦,小区内啦等等。”“为暴力而写暴力是没有品位的。我并不像有的中国作家,对单纯的暴力描写感到津津有味。那叫做变态,没有内涵。”

作者简介

作者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做过铣工、赤脚医生、代课教师、个体裁缝等。1985年开始发表小说,已有600万字作品问世。主要有《黄泥街》《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五香街》等,其中30多部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自序

灵感之源

扮演

本能

不可能的戏

锤炼

从染缸里突围

达吉娅娜

地底的图案

恶魔

飞翔的黑色大氅

愤怒

封闭与敞开

高潮的平台

古松

光感

“好的故事”

交流的冲动

《金发公主》和《牛虻》

空房间

冷静和勇气

里面

灵动与滞重

逻辑

美翼

内心生活的三个层次

脑海空空与深渊开掘

企盼奇迹

三维画的境界

生长

文字的森林

我和我的小黑房间

无中生有

严肃书籍

异质生存

隐没的梦乡

直觉

状态

追求极致

文学观

什么是“新实验”文学

我的短篇小说观

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

期待同谋者出现

一种特殊的小说

对话

追求逻各斯的文学——与格里菲斯对话

答美国《渐近线》杂志问

答《灵魂的城堡》译者近藤直子问

文学需要哥白尼式的革命——与郑小驴对话

中国当代作家的自卑情结——与湖南佬对话

答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问

答《深圳商报》魏沛娜问

答记者刘炎迅问

与刘雪明对话

与河西对话

附一:残雪其人其事

附二:残雪著作年表

残雪文学回忆录是2017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残雪著。

得书感谢您对《残雪文学回忆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小日子,大自在 意趣解压画集 电子书
生活本就是一剂良药,从中找到人适意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作者的画面简洁、文字简练,仿佛是在吐槽,又好像仿佛戳中了我们的痛点,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一丝共鸣。书中的很多小故事都让人不禁反复回味,每隔一段时间,再拿来看一下,可能还会有新的感悟。往往认清并接受现实,也是良药。作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稚拙而清新的画风,风趣的语言,在嬉笑怒骂间,化解了这其中许多尴尬和无奈,并直击生活的真谛——过小日子,得大自在。
赵树理文集:焦裕禄 电子书
《焦裕禄》为赵树理的剧本集,取其中一篇《焦裕录》为书名。这本剧本集收录了《韩玉娘》《万象楼》《十里店》《焦裕禄》等六部赵树理的剧本。这些作品创作于1956年至1966年,影响深远。《焦裕禄》,是赵树理看了晋城县剧团排演的河南省焦作市豫剧团的同名本子,认为剧中把焦裕禄神化了,于是,他深入兰考,到群众中去采访焦裕禄事迹,并写出了前三场,但终因陷入创作困境而辍笔。赵树理1964年6月动笔开始创作《十里店
见信如面(最美情书系列) 电子书
“最美情书系列”之《见信如面》,精心收录了70余篇鲁迅、徐志摩、朱生豪、萧红、闻一多等大家写给爱人的书信篇目。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电子书
立志做“文摊匠”的赵树理,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怒放的地丁花:家政工口述史 电子书
揭开家政工人的神秘面纱,呈现真实的家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