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价值

人类的价值:合作如何让我们成为强大的群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重新思考人类本性、社会秩序、人类进步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新作。

内容简介

是什么让人类如此独特?是否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拥有更高级的智力,人类才得以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人类进化与社会变革领域的知名教授罗伯特·博伊德对这一命题进行了重新梳理,并驳斥了这种存在于大众之中的普遍观点。

人类真的只是聪明的黑猩猩吗?为什么人类这个物种既合作又竞争?罗伯特·博伊德巧妙地结合了对不同社会的详细分析、清晰的实验研究以及对狩猎-采集生活的丰富描述,大胆带领我们踏上科学之旅,探索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人类之所以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并解决各种问题,主要依靠的不是个人智慧,而是“累积性的文化适应”,以及更长时间维度下,不同文化之间的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过程。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各种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博伊德认为,不仅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人类文化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文化使人类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物。累积性文化进化是人类最大的,也是最独特的优势。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伯特·博伊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演化与社会变迁学院外聘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是什么让人类如此独特

上篇 演讲篇

01 人类的独特之处(一):模仿学习

饿死在丰裕之地

人类真正的独特之处

智慧给不了全部答案

为什么文化传承的知识如此有用

人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吗

盲目模仿的进化

模仿并没有那么盲目

难以理解的因果关系

文化的进化速度比基因更快

为什么人类的适应能力如此强大

过往的“文化幽灵”

人口规模与文化适应

社会学习是否会促进复杂行为的累积性进化

文化的适应性

02 人类的独特之处(二):社会规范

专业化分工和交换活动

这一切并不是靠你个人创建起来的

小规模社会中的大规模公共产品生产

非亲缘性合作的人类

互惠利他主义并不是解决之道

制裁与互惠

图尔卡纳人为何而战

为何要实施惩罚

稳定的社会规范

文化的群体选择

为什么许多人拒绝接受文化的群体选择推论

文化的群体选择并非唯一的解释

人类的小规模合作

规范调控人类的小规模合作

第三方的监督和制裁可以稳定互惠关系

规范心理是如何得以进化的

文化让人类成了与众不同的生物

中篇 评论篇

03 模仿、哈耶克理论和文化学习的意义

超级大脑与精准模仿

哈耶克与对传统的尊敬

04 适应不需要洞察力?

个体与社会学习

对博伊德构建的模型的分析

关于规范的不同思考

以进化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生活

05 文化进化中的推论与假设检验

规范的制约

文化群体选择的假设检验

06 适应性、合作性、操控性和敌对

通过直接制裁来监督对规范的遵守情况

规范沟通和规范强化的重要性

规范强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下篇 回应篇

07 文化、观念和决策

回应艾伦·奥尔

回应金·斯特林

回应鲁思·梅斯

回应保罗·西布莱特

致谢

参考文献

人类的价值是2019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英]罗伯特·博伊德。

得书感谢您对《人类的价值》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济社会学研究(第四辑) 电子书
本书以金融社会学为主题,探讨了经济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2辑)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快速的社会变迁下人们心理状态的改变。
开放边界的经济社会学 电子书
本书旨在从若干侧面展现中法学者在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开放性。
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对50后、60后、70后和80后成年轨迹的比较,讨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年轨迹的变化,关注成年轨迹的阶层分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