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记

问学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扬之水新作,记录问学履历。

内容简介

扬之水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古名物专家。其经历颇富传奇色彩,青年时代去做工,开卡车,蹬三轮,送白菜,卖西瓜;1977年参加首届高考,成功考取大学,却阴错阳差未能入学,只能通过自学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代著名学者。

本书即是扬之水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除了数篇带有强烈自传性的篇章外,作者还追忆了与徐梵澄、孙机、谷林、赵萝蕤、南星、杨成凯等良师益友长期交往的点点滴滴,并用精致传神的文笔,定格了那些学人的渊博与风雅,能使广大读者领略其中的思想之美、真情之美、文辞之美,别有一种感动奋发的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扬之水,浙江诸暨人,原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插图

我的读书、问学与治学(代序)

一、读书

二、问学

三、治学

关于梵澄先生——《读书》十年日记摘抄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〇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六年

绿窗下的旧风景

今在我家

关于《爱书来》

泗原先生

萝蕤师——《读书》十年日记摘抄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九〇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七年

一九九八年

关于南星先生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九〇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尽情灯火走轻车

“应折柔条过千尺”——送别杨成凯

以“常识”打底的专深之研究——孙机先生治学散记

仰观与俯察

《从历史中醒来》跋(外一则)

关于《华夏衣冠》

“飞天”的传递

外编

空如有——金克木先生的书房

听王夫人讲故事

辛丰年与Symphony

附录

“个边那有这样”

学术非时好 文章幸自由——答《上海文化》张定浩问

“山水读书”答问

外婆家

幻园后传

六十九岁半

后叙一

后叙二

问学记是202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扬之水。

得书感谢您对《问学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江淮八记 电子书
本书立足安徽八景,以记者独特的社会位置和视角高度用客观、厚重、平实而妙趣横生的语言,穿透历史的烟尘,展现安徽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承载,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识见独到、文笔优美。
后沙:记 电子书
“人类大脑记忆存储的容量有多少?”“大脑怎么存储20年前的记忆?”记忆是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人们一直需求增长的能力。为了“记忆”,人们学会了“结绳记事”,而后或画或写,“处心积虑”地记下当时发生的事情。《后沙·记》用一个父亲给儿子的书信、一个保姆的日记以及过去人们为了让对方“不忘却”所赠予的某种个人史和日常生活史。
小窗幽记 电子书
《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胜在深刻,《围炉夜话》胜在平实,《小窗幽记》则胜在多姿多彩。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他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有“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的立身处世之道,有“自古人生何其乐”的悠闲之姿态,还有关于语鸟名花、清泉白石的旖旎妙想。语语峭丽、字字珠玑,在看似无用的闲情中寻找快乐与
职场菜鸟成长记 电子书
本书从主人公王照海被老板痛哭开场,讲述了他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发展,在经历了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后,得到前辈的指点,通过一条确定发展核心、积累经验、完善简历、建立人脉的稳健发展道路,最终成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励志故事。
浮生六记 电子书
《浮生六记》是中国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散文,沈复以不事雕琢的语言和纯朴真挚的感情写出了他与挚爱芸娘平凡日子里的诗意栖居。二人一起谈论诗词歌赋,品评李杜诗篇;夜游沧浪亭赏月,感慨宇宙之大而情致不存;结伴去看庙会,芸女扮男装新奇快意;借住仆妇家,种菜养菊,饮酒啖蟹,布衣菜饭,可乐终生。沈复爱好游山玩水,侍弄瓶花,与友人小聚,吟诗作画,一生淡泊名利,潇洒不羁;而芸娘,自制梅花食盒、活屏风,拔钗沽酒,不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