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凯集

董志凯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90周年,推出“经济所人文库”传承经验。

内容简介

2019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为缅怀前辈学人之贡献、传承学术之薪火,也为了系统总结经济研究所历代学者的治学菁华与宝贵经验,经济研究所决定推出“经济所人文库”,系统选编经济研究所学者的代表性论著,首批面世者凡四十部,本书即为其中之一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经济所人文库》第一辑编委会名单

总序

编者说明

作者小传

人民币之初

一 人民币诞生时我国金融市场上错综复杂的形势

二 将伪金圆券驱逐出市场

三 禁止金银流通

四 禁止外币流通

五 逐步兑换收清各解放区发行的地方货币

六 取缔和打击非法经营高利贷的地下钱庄

七 稳定人民币币值,树立人民币信誉,巩固人民币的地位

新中国国营企业的首次清产核资

一 国营企业清理资产、核定资金问题的提出和简介

二 清估效果

三 一些未解决的难题

四 主要经验教训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私人投资

一 国家对私人投资的方针和政策

二 私人投资的途径

三 私人投资的结构和状况

四 私人投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五 几点启示

新中国首都规划的初创及启示

一 建立计划规划机构和法规条例

二 关于首都行政中心位置的争议

三 解决首都水资源问题

四 有重点地进行市政建设,多方集资建设住宅

五 关于首都人口发展规模问题

六 启示

三大改造对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的双重作用

一 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和三大改造的提出

二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作用

新中国装备工业的起步

民用机械和军工为主

分行业情况

奠定中国装备制造业基础

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的历史经验

一 统一对国情和形势的认识是调整的前提

二 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是调整的基本方针

三 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经济恢复发展的动力

四 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是调整的核心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的若干特点

一 五个五年计划中四个未曾面世

二 决策科学化难度很大

三 实施形式趋于单一

四 微观管死与宏观多变

五 以“条”“块”为特征的整体与局部分割

六 重基建轻技改

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9年)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第一阶段(1949—1952年)

二 第二阶段(1953—1978年)

三 第三阶段(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前半叶)

四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至20世纪末)

五 第五阶段(21世纪初以来)

三线建设中的企业搬迁的经验与教训

一 搬迁总体部署的特色

二 搬迁项目的确立

三 项目搬迁的实施

四 三线企业搬迁的经验教训

1978年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的重大调整与改革(1978—2004年)

一 所有制理论与格局的突破

二 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变化

投资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变迁(1950—2010年)

一 我国投资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

二 新30年开始时面临的经济结构问题

三 趋势与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道路的经济史思索

一 独特资源禀赋和后发历史背景是选择中国道路的基础

二 曲折的路径体现了选择中国道路的艰辛与经验

三 紧迫的挑战:中国道路的应对

四 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决定中国道路要在探索中坚持和发展

改革开放与跨国(地区)投资历程考察

一 突破禁区,从对外经济合作到跨国(地区)直接投资

二 引进来

三 “走出去”

四 跨国投资的效益、问题与前瞻

由“拨改贷”到“债转股”

一 历史回溯与20世纪后期的变化(1978—2000年)

二 21世纪初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进展(2000—2012年)

三 新常态下的走向(2013—2015年)

从应对封锁禁运到建设“一带一路”

一 远洋运输业的创建

二 沿海港口的恢复与新建

三 国际铁路联运的开办

四 历史启示与现实实践

毛泽东与新中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的现代化

一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中国工业化开拓通途

二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勇敢地建立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三 坚持学习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科技方针

四 分析“十大关系”,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五 试图调动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探索管理体制的变革

六 应对高指标、浮夸风与“共产风”对生产力的破坏

七 重视与推动中西部与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八 工业化建设与人民基本生活兼顾

三治通胀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平抑物价与统一财经

二 “大跃进”后的平抑物价与经济调整

三 “物价闯关”前后的平抑物价与治理整顿

四 几点启示

陈云对待资本与资本市场的思想实践探析

一 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运作

二 要下力量研究和利用国际资本市场

三 陈云对待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几个特点

改革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开拓了坦途

如何认识经济史研究中的“史无定法”

一 为扩大眼界、博采众长,重提“史无定法”

二 经济史研究的五个层次与历史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要有机结合

三 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

四 比较不同研究方法的长短

五 一点感悟

编选者手记

《经济所人文库》第一辑总目(40种)

董志凯集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得书感谢您对《董志凯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天水市畜牧兽医志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记述了自1949年至2011年甘肃省天水市畜牧兽医行业的各项工作,客观反映了天水市畜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视角集 电子书
本书从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云计算技术与产业、互联网基础资源领域技术与产业,区域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等四个方面选录了39篇文章,是作者在不同时期对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的所思、所想。
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董宝珍投资之思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化解风险需要变未知为已知,预测未来需要独立调查研究,价值发现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真相,发现大众没有发现的真相需要坚持原则,投资价值的本质是大众认知与客观事实的偏差,跨越曲折过程的难度来自人的动物本能和人性,忍受落后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