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推荐-布教授有办法系列:给孩子立规矩+应对愤怒与攻击(共2册)

崔玉涛推荐-布教授有办法系列:给孩子立规矩+应对愤怒与攻击(共2册)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0-6岁宝宝父母。

作者内容专业;

2.锁定0-6岁父母育儿焦虑,给予专业细致的指导和温暖有爱的陪伴;

3.“情境代入” “应对策略”让养育有乐趣没焦虑,特别适合新生代父母;

4.养育与心理学深度融合;

5.崔玉涛作序力荐。

内容简介

《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

我们的文化崇尚温良恭俭朴让,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去直面孩子内心的愤怒与攻击性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就像打着手电筒探寻人性中的“黑暗面”,实在不忍,也不愿。

布雷泽尔顿教授与斯帕罗教授带给您不一样的视角:教给孩子学会理解并适当表达愤怒与攻击性是高情商培养的必经之路。

第一部分作者从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双重视角描绘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充满愤怒与攻击性的表达时,这会令他们自己和父母及其他照料者有怎样的体验,以及处理这些状况的大原则;

第二部分作者以婴幼儿的年龄为轴,依次谈论了不同阶段的孩子是如何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愤怒与攻击性的;

第三部分围绕孩子的愤怒与攻击性话题,作者逐一讨论了为常见的养育挑战及其具体应对方案。

《给孩子立规矩》

相比过去动辄棍棒教育的年代,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同:管教并不是为了证明父母自身的力量有多强大,而是为了最终帮助孩子形成自律。

布雷泽尔顿教授与斯帕罗教授让父母们看到,实施“管教”的选择有很多,每种选择都有其利弊,重要的是看见孩子在那一刻究竟有哪些真实的成长需求。

第一部分作者以孩子的年龄为轴,向父母展现了不同发展阶段会面临的管教挑战,以及这些挑战背后预示着孩子需要在哪些部分得到支持与成长。

第二部分作者从父母的管教行为切入,既聚焦于父母自身被管教的童年体验,又关注当下的管教对于孩子而言会有怎样的体验。

第三、四部分作者探讨的是充满共性的管教方式,细腻剖析了孩子面对管教究竟如何可以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又如何会最终形成自律;也帮助家长看见不同的管教方法有哪些利弊权衡,有哪些是值得鼓励的做法,又有哪些是需要尽量避免的错误。

第五部分作者介绍了孩子具体问题行为的动机及应对方式。

第六部分就管教所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其中大部分挑战来源于父母和孩子所处的大环境或家庭现实状况。

作者简介

T.贝里·布雷泽尔顿 (1918-2018)

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发展中心创始人

哈佛大学儿科学荣誉教授

布朗大学儿科学与发展人类学教授

布雷泽尔顿教授是世界儿科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公认的重量级学者,曾担任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会长。他制订的贝里量表——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NBAS)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2013年,为表彰他在儿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奥巴马授予布雷泽尔顿教授“美国总统公民勋章”。

章节目录

《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目录

第一章 情绪不分好坏,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他第一次愤怒,就是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宣告:我要独立!

第一次发怒他刚满3个月

攻击意味着他有“自我主张”了

识别愤怒是情绪培养第一步

气质类型不同,情绪表达方式不同

跳出自身童年阴影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文化不同,愤怒表达也不同

退步正是进步的契机

不要排斥愤怒与攻击,而要成为它们的主人

第二章 掌握发展关键点,变攻击为成长契机

你常因孩子的种种挑战怒火中烧,但孩子处理愤怒情绪的方式不正是跟你学习的吗!

新生儿——哭是最主要的沟通语言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清醒与睡眠、互动与休息,她切换自如

3周——黄昏时刻最难熬

肠绞痛将新手父母推向崩溃边缘

8~12周——会哭,会笑,会咿呀

学会表达多种情绪

4~5个月——开始体验互动的乐趣

开始学习“自娱自乐”

学会明确表达抗议

很少表达抗议时父母需警惕

全家都围着她转,会宠坏她吗

父母感觉被“控制”,而孩子感到满足

8个月——在试探中学习界限

试图探索“禁地”时,父母的“叫停”让她心安

她指来指去表达自己的主张

通过扔东西试探“界限”

12个月——行走的焦虑与满足

“牵着父母鼻子走”

咬人、抓头发是新的“沟通方式”

学走路时而让她乐此不疲,时而崩溃尖叫

“玩消失”就为看看父母会不会来找她

开始理解分离

是时候让孩子知道“不能事事如愿”了

16~18个月——冲动无处不在

“脱缰的野马”学习控制冲动

为何会大发雷霆

如何避免咬人或打人成为习惯

2~3岁——自我主张没商量

坚持主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想要孩子独立,如厕训练很关键

她用大发雷霆控制父母

频繁愤怒、打人怎么办

4岁——初尝“内疚感”

开始模仿父母中的一方

开始懂得“内疚”

能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了

如何帮她心甘情愿地分享

做噩梦如何安抚

给孩子示范如何处理情绪吧

与同伴“大打出手”,马上制止后还需怎么做

出现攻击行为时

5~6岁——“花招儿”不断

更隐蔽的攻击——撒谎、拖延

拖延症怎么破

孩子不断乞求怎么办

生闷气

在父母之间“拉帮结派”

直接发泄情绪也是不错的选择

试图离家出走时

取笑别的孩子时

开始“打小报告”了

她有了初步的“道德”意识

出现这些状况时家长需警惕

第三章 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掌控愤怒与攻击

愤怒与攻击出现的地方正是孩子成长开始的地方。

愤怒

孩子愤怒的原因

愤怒如果没有得到恰当处理

帮助孩子平息愤怒

引导孩子把愤怒“说出来”

愤怒无需预防,只需避免“破坏性”的表达

孩子在场时父母的愤怒如何处理

咬人

“咬人者”“被咬者”父母都不大好过

咬人有时只是一种“沟通方式”

咬人这种“沟通方式”应该被容忍吗

咬人事件处理六步法

霸凌与嘲弄

当孩子嘲弄别人时

需要父母介入的情况

如何帮助被霸凌或被嘲弄的孩子

如何帮助霸凌者和嘲弄者

打人、踢人和抓人

孩子刚会爬就“突袭”了妈妈的脸

入园伊始是攻击行为高发期

处理打人、踢人和抓人的“七步法”

跳出自身童年阴影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自我防卫

平和而自信地传递出“我不好惹”的信息

体育运动与攻击性

体育能力对男孩尤其重要

理解比赛规则与输赢的意义

当孩子输掉比赛时

团队精神如何养成

比赛中的“小动作”如何应对

大发雷霆与自我控制

“爆发”为何总在最尴尬的场合和时间

识别愤怒导火索或许能避免下一次“风暴来临”

给予孩子理解与安抚比控制更有效

大发雷霆的防与治

哪些是更严重的情况

电视与攻击性

如何限制看电视的时间

如何选择电视节目

尝试跟孩子一起看电视

电子游戏中的暴力

人人皆知暴力电游之害,可“禁果更甜”

音乐中的暴力

发现孩子哼唱有暴力内容的音乐

玩具枪及其他

孩子喜欢玩具枪意味着攻击性强吗

目睹攻击

当父母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时

战争或恐怖袭击的新闻被孩子知道后

致谢

《给孩子立规矩》目录

开篇 养育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养育挑战——信息过载

“锦囊妙计”与“速成法”阻隔了亲子沟通

“虎妈”成功的真正原因你并不知道

你是控制型父母吗

“快乐养育”为何让父母压力更大

管教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终极目标

第一章 好的管教始于了解0~6岁发展关键点

“一个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个感觉自己不被爱的孩子。”

——塞尔玛·弗雷伯格

0~6个月——为接受管教做好准备

学习自我安抚——接受管教的前奏

何时互动何时安静,婴儿自己说了算

规律睡眠、规律吃奶、会自娱自乐——她准备好了

7~8个月——需要开始管教了

开始管教第一课——带宝宝进厨房

何时让她自己吃饭

她会指着东西要了,得意之余莫忘说“不”

宝宝开始“认生”了,如何避免“尴尬时刻”

9~12个月——会察言观色,需要认真管教了

她不断地试探,直到你清晰果断地说“不”

父母需要清晰一致地给孩子立规矩

12~14个月——开始“行走江湖”,管教给他带来安全感

1岁宝宝情绪失控大多因为内心纠结

宝宝在商场大哭大闹

1~2岁——脚步不停歇,掌控冲动是管教的长期目标

他随时可能闯祸,需要父母充当“刹车系统”

言语劝说对付学步儿是无效的

2~6岁——从管教到自律

孩子学习控制情绪的第一步——理解自己的情绪

现阶段如何帮助孩子表达和控制情绪

现阶段管教重点——教孩子理解和在乎他人感受

给孩子强化规则的“公平性”而不是权威性

严厉的惩罚、过高的要求、过度的表扬都会伤自尊

跟孩子一起“面对”错误,而不仅是“指出”错误

把不良行为变成教会孩子自律的契机

第二章 选择合适的管教方式

管教不是惩罚,是教育,好的管教一定是基于对孩子充分的了解。

父母的童年

我们渴望成为不一样的父母,却为何事与愿违

气质的差异

她是“活跃型”“慢热型”还是“敏感型”

榜样的力量

“言传身教”最重要

羞辱的代价

羞耻感能让坏行为暂时停下,但“报复”更棘手

体罚

“只记得挨揍,不记得为什么”,体罚的作用仅限于此

叫停

如何在孩子淘气到无法收场时“叫停”

读懂孩子的行为

管教有时是眼神,有时是温柔耳语,关键是懂孩子

弥补过失

让孩子有机会弥补过失

承担后果

教会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避免三个误区:贿赂孩子、不让吃饭、不理不睬

父母统一立场

父母就“规则”和“打破规则的后果”达成一致

父母一方“无暇”时

孩子与父母“远近有别”时

父母离异

合作管教

如何引导孩子遵守学校纪律或社会规则

第三章 孩子出现“坏”行为,试试“五步管教法”

能量不分正负,都是爱和成长开始的地方。

第一步 理解孩子的“坏”行为

孩子的“坏”行为传递了哪些信息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坏”行为

当“坏”行为反复出现时,仔细寻找原因

父母检视自己对孩子“坏”行为的反应

“坏”行为的常见起因

第二步 搞清楚“坏”行为发生的过程

何地

何时

怎样

第三步 对质

如何跟孩子对质

发育阶段不同,对质方法不同

第四步 回应孩子的反应

对质时,孩子可能会有哪些反应

如何回应孩子

第五步 承担后果、弥补、道歉与原谅

能让孩子吸取教训的后果

承担后果能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弥补过失的机会

宽恕的力量

要选对时机

第四章 立规矩的小技巧

管教的目标远不止于制止和惩罚某种“坏”行为。

通常值得一试的方法

提醒

沉默

隔离冷静

用正确的方式把事情重做一遍

弥补

原谅

规划

幽默

有时会有用的方法

拿走玩具

取消聚会或推迟活动

不许看电视或玩游戏

无视轻微的不良行为

父母离开事发地

额外的家务

停发零花钱

完全没用的方法

打孩子

羞辱

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把食物作为惩罚或奖励

提前上床时间或额外的午睡

收回爱意和威胁遗弃

用肥皂洗嘴巴

第五章 孩子出现恼人行为怎么立规矩

管教孩子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不断寻求关注

苦苦哀求和发牢骚

咬人、打人、踢人和抓人

霸凌

作弊

挑衅

忤逆

撒谎

权力斗争

离家出走

分离

手足之争

“被宠坏的”孩子

偷东西

咒骂和脏话

顶嘴

大发雷霆

打小报告

嘲讽

第六章 特定情景下如何立规矩

总有一些情况,让管教变得更加棘手,而我们不得不面对。

电子产品

让孩子乐意放下电子产品

隔代管教

祖父母和父母共同管教时

当祖父母成为主要照料者时

单亲父母

长期患病的孩子

学前教育

分担家务

致谢

崔玉涛推荐-布教授有办法系列:给孩子立规矩+应对愤怒与攻击(共2册)是2018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美]T.贝里·布雷泽尔顿。

得书感谢您对《崔玉涛推荐-布教授有办法系列:给孩子立规矩+应对愤怒与攻击(共2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灵性孩子 电子书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临床心理学系主任丽莎·米勒博士,运用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从灵性的维度,开创让孩子充满内在精神力量的科学育儿方法。
在生命深处与孩子相遇:如何重建与孩子的情感联结 电子书

情感联结: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开展有效沟通的基础。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 电子书

适读人群:青春期孩子家长1.正面管教导师、国际鼓励咨询师、中科院心理学博士陪伴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2.正面管教创始人琳洛特推荐。3.广州di一位“解密青春期养育”家长课程...
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 电子书

一本可以让父母读来内心安宁的书,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学出发分析的书。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 电子书

理解大吼大叫的深层因素;提供不吼不叫的强力工具。你真的可以学会停止向孩子吼叫。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2 电子书

孩子的奇妙问题,大师的高明回答。
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 电子书

解决孩子纠纷与争吵的智慧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