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

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这本书完整了解叙利亚,国内少有的对叙利亚近现代历史进行分析的好书,揭示出叙利亚动荡的根源之所在。

内容简介

叙利亚,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几千年来,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无数的军人、教士、商人、游牧者、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叙利亚破碎而脆弱的社会底色。

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弱,叙利亚再次受到了帝国和地方权力交叉的冲击。无论是地方精英的统治,还是来自埃及的干涉,都轮番打破了这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权力平衡。一战后,一个独立的、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崛起。然而欧洲列强的介入,使得独立和宪政的梦想最终破灭。

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这片本就是被拼凑起来的土地,最终在二战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实现了从叙利亚地区到叙利亚国家的转变。然而独立后的叙利亚仍频繁发生暴力冲突,因为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社会、地理、政治和民族的分歧,最终导致军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这个国家再次产生裂痕,暴力与冲突成为叙利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书的作者马修·雷伊将目光聚焦于叙利亚在1780—2013年之间的历史,探究了造成她破碎而脆弱现状的历史根源。

作者简介

作者马修·雷伊,法兰西公学院副教授,法国东方研究所当代研究中心主任,重点研究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政治制度。他亲眼目睹了叙利亚危机的发展,并在许多出版物中进行了分析,还发表过演讲并发表了关于中东选举、发展政策、冷战的文章。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者言

佳评推荐

前言

第一章 叙利亚地区(1780—1830)

变化中的地理环境

阿拉伯人的世界

“拼凑”起来的城市世界

中间地带:乡村世界

奥斯曼帝国各省

世纪之交的乱局

第二章 在开罗和君士坦丁堡之间

埃及入侵之后的改革

征服叙利亚

埃及统治时期的叙利亚

一系列变革

1860年事件及其结果

第三章 哈米德时代的叙利亚各省

帝国的中央集权

显贵社会

哈米德时代概述

20世纪初的叙利亚

第四章 革命与战争之间

1908年的那一刻

议会时代的叙利亚各省:1909—1914

战争时期的叙利亚

1916年的转折

“一战”后的叙利亚

第五章 委任统治时期

被“创造”出来的领土

新生国家的宪法

承诺、群众运动及政治舞台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冲突

第六章 独立后的叙利亚(1946—1963)

一个新生的国家?

战败后的叙利亚

一切再次变得皆有可能

联合与分裂

第七章 复兴党执政时期

巩固政权

叙利亚现代社会的萌发

政变与反政变

第八章 阿萨德时代(一)

巩固政权

人口爆炸和城市化

国内外的政治斗争

从阿勒颇到大马士革

第九章 阿萨德时代(二)

“就像是”

叙利亚的内部困境

权力交接

第十章 阿萨德时代(三)

当政的年轻总统

伊拉克和黎巴嫩

萌芽中的新叙利亚

人民想要……

结语 十字路口上的叙利亚

注释

术语表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是202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法] 马修·雷伊。

得书感谢您对《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 电子书
打开英国社会的变迁群像,揭示虔诚而又纠结的文明底色。
比较视野下的遵义会议精神 电子书
本书在比较视野下揭示遵义会议精神的历史传承和个性特质,展示遵义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主体内容包括遵义会议精神的历史形成及本质特征,遵义会议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内在关联,遵义会议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西方近代革命精神的比较等。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电子书
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从局外视角,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古代神话的文化解读、儒道思想的考释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本质的研究、历史专题研究等等方面。全书以论文的形式,并通过一个“精神”的视域对中国文化精神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一探本寻真式的考察,以便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何为“中国性”给予必要的澄清。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冈本隆司教授撰写的、专门向日本读者介绍明代历史的入门书。全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形成、体制、变革、社会、乖离、混乱、崩溃,大体覆盖了明朝1368年立国至1644年灭亡的二百余年历史。书中吸收了百年间日本明史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兼具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明史不受日本学者重视的原因,并结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使明史“有趣”起来。从外国学者的视角审视明代历史,能给人以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