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习录

论语讲习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论语》20讲:深入解析名言,探讨现代意义,提出新经学理念。

内容简介

这部讲习录共有20讲,每讲约10000字。从《论语》中选出一句名言,考察历代学者对它作过何种解释,辨析其解释的内在合理性,探讨它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思考它对现代社会有何种意义。这20讲所援引《论语》注本及相关古籍种类将近300部之多。就《论语》中一句名言所作的讨论而言,它是很有广度和深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本书提出了“新经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我们相信,如果今后经学研究沿着这个路子发展下去,无疑将会开显出一个现代“新经学”的壮观局面。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论语讲习录》序

目录

第一讲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一 关于“人”“弘”“道”的字义解释

二 关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哲学解释

三 余论

第二讲 “性与天道”

一 对“性与天道”的追问

二 “性与天道”问题,回避还是回答?

三 当今儒学的走向

第三讲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一 先秦齐鲁之势简析

二 “道”的语义透视

三 “变”的历史解读

四 结语

第四讲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 对“朝”“夕”“闻”“道”的字义解释

二 历代学者对“闻道”的注释

三 对孔子“闻道”内涵的辨证考察

第五讲 “允执其中”

一 关于“允”和“执”的字义训诂

二 关于“中”的字义训诂

三 关于“允执其中”的意涵

第六讲 “君子有三畏”

一 “君子有三畏”分述

二 还原孔子的思想

三 王安石讲过“天命不足畏”吗?

第七讲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一 关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断句

二 对“子不语”一句如何理解

三 对“怪、力、乱、神”四事的解释

第八讲 “德不孤,必有邻”

一 关于“德”的含义

二 关于“德不孤,必有邻”的几种不同解释

三 “敬义立而德不孤”与“德不孤,必有邻”的联系

四 “德不孤,必有邻”的《论语》原义探究及其现代价值

第九讲 “不学礼,无以立”

一 “礼”的涵义以及“立”的对象

二 “不学礼”则无以立身——礼仪(礼制)之“立”

三 不学礼则无以立德——礼义之“立”

四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第十讲 “吾其为东周乎”与“吾从周”

一 《论语》“公山弗扰”章歧解:“宗周”与“黜周”

二 “王鲁黜周说”辨析

三 “吾从周”即损益以“兴周”

第十一讲 “政者,正也”

一 “政”与“正”之字义解释

二 “正”之主体

三 “正”之层次

四 “政”之实现

五 结语

第十二讲 “修己以安人”

一 “修己以安人”释义

二 “修己安人”如何实现

三 “修己安人”的现代反思

第十三讲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一 引领君子之风的“为己之学”

二 作为儒家学统的“为己之学”

三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关系

四 “为己之学”的意义

第十四讲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一 历代阐释梳理

二 由“君子”与“小人”之概念探孔子之本意

三 余论

第十五讲 “和而不同”

一 “和而不同”的自然观:自然界本是万有不齐,和而不同

二 “和而不同”的政治观:天下事本非一人意见,何得强同?

三 “和而不同”的伦理观:从“和同”观上判别“君子”与“小人”

四 “和而不同”在现代的文化观意义:“文化融合”而非“文化冲突”

第十六讲 “温故而知新”

一 教学义诠释所体现之师道

二 尊德义诠释所体现之师道

三 治事义诠释所体现之师道

四 结语

第十七讲 “浴乎沂”

一 关于“公西华侍坐”章四种观点

二 “公西华侍坐”章“尊礼”旨归

三 “风乎舞雩”礼仪探析

四 “浴乎沂”四说析解

五 以“礼”析“浴”

第十八讲 “子见南子”

一 关于南子其人

二 关于“矢”“否”“厌”的字义解释

三 关于历代学者争讼的两个问题的探讨

余论

第十九讲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一 反对学习异端

二 攻击异端及其否定

余论

第二十讲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一 中国历代主要思想家之诠解

二 明清天主教的诠释

三 古今中西之辨

四 思想史意义

论语讲习录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姜广辉。

得书感谢您对《论语讲习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读故事学论语(进阶篇) 电子书
本书分为修具篇,察人篇。其主要内容包括:君子不重则不威;子禽问于子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患无位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论语 电子书
本书分为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等二十篇,内容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汉代至北宋《论语》学史考论 电子书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和古代社会的生活教科书,《论语》学是经学的重要分支。从西汉至北宋,《论语》学的发展经历了汉学、玄儒交融、宋学等不同的阶段,具有与学术史、思想史主潮相应的典型特征。本书重点对西汉至北宋的《论语》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论各个历史时段《论语》的主要注家及其注本,指出从西汉到北宋的《论语》学,经历了从汉学到玄学再到理学的传承与新变,其积极成果是经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学术遗产。
《论语》中的大道理.白话与评析 电子书
《论语》是“六经”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哲学,但由于语句过于深奥,使得初学者很难读懂。本书对《论语》中的经典段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和讲解,并以大量历史故事作为注脚,让读者更加明白易懂,从而领悟论语中的人生道理。
《碛砂藏》经眼录——辽宁省图书馆藏《碛砂藏》存卷图录 下 电子书
本部书由书影、著录款目、附录和综合索引组成,分上下两卷,图文并茂。图为书影,是三种扉画、各个经卷卷端、拖尾画和附录的书影;文是著录款目文字,为本部书的主体;综合索引方便从经名、千字文、译著者和刻工等角度查阅本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