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阐明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探讨语言与图画的联系。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主要关注他关于“面相观看”和“意义体验”问题的评论,尝试用“语言游戏”的方法来阐明心理学家们所犯的“语法错误”。全书首先解释维特根斯坦对沃尔夫冈·科勒、威廉·詹姆士和约瑟夫·雅斯特罗等人所作的批评,随后重构他关于“看”的两种用法的论证,以及关于内在、外在关系相区分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再探讨语词意义与图画面相之间的关联。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从1939年至1947年,维特根斯坦一直在剑桥大学教书。他的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数学基础研究》等。

译者简介:张励耕,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励耕,男,1987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及英国经验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导论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框架

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

第三节 心理学中的语言混淆

第四节 本书依据的文献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家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背景

第二节 内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

第三节 科勒的动力学

第四节 “感觉组织”及其性质

第五节 科勒对“组织改变”的解释

第六节 科勒理论中潜在的问题

第七节 詹姆士和雅斯特罗对相关问题的解释

第二章维特根斯坦对心理学家的批判

第一节 什么是“面相”

第二节 表达式“把……看作……”

第三节 “看作”与所见之物

第四节 对解释方案的批判

第五节 面相与解释的关系

第六节 对“组织改变”的批判

第七节 对“感觉组织”的批判

第三章关于面相观看的语言游戏

第一节 “看”的两种用法

第二节 “看作”与感知和思想的关系

第三节 视觉面相与概念面相

第四节 面相的闪现与持续出现

第五节 面相与相似性

第六节 内在关系

第七节 心理学哲学中的内在关系

第八节 对内在关系的进一步探究

附论 《逻辑哲学论》中关于面相问题的讨论

第四章面相观看与对语词的意义体验

第一节 语词的意义与面相的类比

第二节 语词的原初意义与派生意义

第三节 对语词意义的体验

第四节 意义与用法

第五节 面相盲与意义盲

第六节 面相、意义与学习

尾声

参考文献

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励耕编。

得书感谢您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视角,在全面挖掘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历史与价值、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价值与评价等的关系问题,并从共时态角度将新康德主义的思想与同期学者的理论做横向比较,打开新康德主义价值论的对话空间;从历时态的角度开启新康德主义价值论与现代价值论对话的广阔空间,整合当代价值论的思想资源,加深对相对与绝对价值关系的理论意义的理解。
科学人本主义——马斯洛存在心理学的哲学研究(修订版) 电子书
本书以生动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当代西方人学的一种最新动向:科学人本主义。作者通过较深层次的哲学逻辑分析,使隐匿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思想中的一条新人本主义思路昭然显现,并揭示了这一新人学的基本理论意向:科学主体化与人性实证化的双向建构。向人们展现了一种新的人学存在论、人学认识论和人论。最后又以马斯洛这种人学理论在现实生活和科学中的有效泛化,表明了这一人本主义新趋向在当代西方的巨大影响。作者最近对此书进行
心理学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开展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全过程。包括选题构思、文献查找、研究设计、实验实施、结果统计、论文撰写、投稿发表的整个过程。全书在介绍每一种研究设计方法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在每一部分都提供了最新的研究范例和参考文献,介绍了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描述性方法、实验性方法以及应用性研究,介绍了数据处理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研究报告撰写和心理学学术交流中应
杜威探究型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探究”为核心范畴,把杜威的哲学标示为一种探究型的哲学思想,打通探究、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社会探究这一范畴,使杜威哲学过渡到社会层面,杜威哲学的整体面貌得以显现;概括了杜威哲学的五个基本方法论,并将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个哲学领域,从而使杜威哲学的晦涩和模糊变得清晰而生动;着重关注杜威的逻辑理论,探讨杜威早期的逻辑思想和后期逻辑思想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