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术源流概略(学术史研究丛书)

清朝学术源流概略(学术史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罗振玉应邀讲述清朝学术源流,书中详述清朝学术渊源、流派、方法及得失,收录多篇罗氏论著。

内容简介

1930年春,罗振玉应日本学者松崎鹤雄之邀,讲清朝学术源流概略。该书的主体内容即为罗振玉讲述、松崎鹤雄日文译注、大连耆宿穆传金中译的《清朝学术源流概略》。书中先从追溯清之前的历代学术变迁入手,对先秦至明代的历朝学术予以简单评述,以此作为讨论清代学术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对有清一代的整体学术面貌,从学术渊源、学术流派、研究方法、学术得失等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和评价。在编校过程中,以罗氏文集中的《本朝学术源流概略》作为参照。为了使读者和研究者尽可能较为全面地知晓罗氏的学术史论,并了解这些史论所由发生之语境,本书还收入了罗氏《古今学术之递变》、《扶桑两月记》、《五十日梦痕录》、《集蓼编》、《海宁王忠悫公传》、《狩野君山博士六十寿序》、《与柯凤荪学士书》等文,并将柯昌泗的《吊上虞罗先生》、董作宾的《罗雪堂先生传略》作为附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学术史研究丛书》总序

罗振玉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代前言)

清朝学术源流概略

第一章 清朝学术之渊源

第二章 清朝学术之流派

第三章 清朝学者之研究方法

第四章 清朝学术之得失

译后记

古今学术之递变

扶桑两月记

五十日梦痕录

集蓼编

海宁王忠悫公传

狩野君山博士六十寿序

与柯凤荪学士书

附录

吊上虞罗先生

罗雪堂先生传略

清朝学术源流概略(学术史研究丛书)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罗振玉。

得书感谢您对《清朝学术源流概略(学术史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严苍山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严苍山幼受庭训,从祖父志韶学习中医。后就读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民国16年(1927年)起与秦伯未、章次公、许半龙、王一仁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并在该院执教。本书上篇介绍严苍山生平史略,中篇讲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验方,下篇选述经典医案、医论。丁氏内科丛书《严苍山学术经验集》分册从医家的生平传略开始,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精心选取严苍山先生各科有效医案与膏方以及苍山先生早年临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裘沛然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裘沛然为首届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终身教授,1930~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学习。全书分4个篇章:上篇“生平史略”,介绍海派中医裘沛然生平、成才之路、主要传承人等;中篇“学术钩玄”,详细阐述裘沛然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优势病种、经验方;下篇“医案医话”,精选裘沛然的经典医案医话;附篇“流派速览”,介绍裘沛然的学术传承谱系及相关著作等。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陈存仁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陈存仁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师从姚公鹤、章太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名中医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49年后赴香港行医。本书上篇介绍陈存仁生平史略,中篇讲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验方,下篇选述经典医案、医论。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上篇“生平史略”主要讲述陈存仁的生平、陈氏一脉的传承和流派人物事迹;中篇“学术钩玄”,从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色与验方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陈氏的学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秦伯未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秦伯未为中医学家,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本书上篇介绍秦伯未生平史略,中篇讲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验方,下篇选述经典医案、医论。丁泽周(字甘仁)先生,顺潮流而动,于19世纪80年代来沪寻求发展。丁家三世从医,先生承家业,学医于江苏武进孟河镇,初学于纡塘马绍成,继则师承一代宗师马培之,并时与族兄丁溪松问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章次公学术经验集 电子书
王羲明主编的《章次公学术经验集(精)》是上海市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海派中医传承流派研究基地”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海派中医流派复兴、加快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弘扬、传承章次公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缅怀其丰功伟绩,通过多方搜集,我们将章次公生平传略、主要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论药物特色、说验方效能、讲诸家医案精华、述自家医案经验,以及中医教育、人文艺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