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十讲

明史十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梧桐多年研究明史的深入浅出之作。

内容简介

明朝的历史长达277年,对这样一个夹在两个少数民族统治王朝(元朝和清朝)中间的汉族王朝的历史,究竟应该如何表述和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作为长期研究明史的专家,作者认为明朝277年的历史中,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晚明时期,更是呈现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曙光。《明史十讲》主要涉及了明史研究的方法和成就、朱元璋的历史贡献、明朝前期的历史地位、明代的卫所制度、明代的经济、张居正改革、明代的民族关系、明代的中外关系、明代的文化和明亡清兴的历史原因等。

作者简介

作者陈梧桐,1935年生,福建安溪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原历史系主任,中国明史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发表史学论文近百篇,出版《朱元璋研究》《洪武皇帝大传》《中国军事通史·西汉军事史》《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主编,并参与《黄河文化》撰写。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

扭曲和贬抑明史的几种观点

明史研究的主要史料

【第一讲】 洪永熙宣盛世(上):洪武开基

朱元璋起义军的发展与明朝的建立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

休养生息政策的施行

明太祖的功绩与历史地位

【第二讲】 洪永熙宣盛世(下):成祖开拓与仁宣守成

明成祖的积极开拓

仁宣守成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讲】 承前启后:明朝卫所制度及其演变

都督府官权力的变迁

都司卫所制度的基本属性

卫所制与营伍制

卫所制与募兵制

【第四讲】 经济结构的变动:明中 后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白银货币化

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动

市镇经济的繁荣与新经济因素的萌芽

【第五讲】 嘉万革新:明代中期 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嘉靖革新前的社会问题

嘉靖初年的政治改革

嘉靖中期至隆庆年间的经济改革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

【第六讲】 危机四伏:明后期纷乱的政局

明神宗的倒行逆施

持续不断的党争

魏忠贤的专权与败亡

女真的崛起和辽东战事

【第七讲】 内治外安:明代的 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明朝的民族观

明朝的“威德兼施”政策及其内涵

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

明朝民族政策的历史演变及简单评价

【第八讲】 冲突与融合:明代中后期的中外关系

平定倭患与援朝战争

隆庆开关

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第九讲】 传统飘摇:明代 社会文化的演化及态势

理学从一统天下到渐趋没落

心学的兴起及演化

务实思潮的涌动

士风与社会风尚的演变

对明中后期社会文化近代性的认识

【第十讲】 谁主沉浮:明清易代的必然与偶然

明末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

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明朝的灭亡

清兵入关与南明的抗清斗争

关于明清易代和南明抗清斗争的几点认识

后记

明史十讲是20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陈梧桐。

得书感谢您对《明史十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徽学(第十辑) 电子书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中国边疆学(第十辑) 电子书
《中国边疆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本书为第十辑。
宗教与历史(第十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十辑。
北京十年:1980-1990 电子书
本书内容精选自张兆增的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是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珍贵照片,这是一笔重要财富。这些照片,对于时代的记录与艺术的传承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也被收录本书之中,这些故事同样感人心魄。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电子书
赵一兵、王晓惠、殷向飞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读本)》以专题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人手,涵括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整体特征,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汉字的特点及演变历程,传统饮食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礼俗特色,传统服饰文化的演进及特质,紫禁城的建筑和封建礼制,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讲述宋代汴粱城的社会生活,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