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基于特大城市的经验研究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基于特大城市的经验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分析和研究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使僵化多年的社会结构开始松动,人们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也随之迅速改变,中产阶层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本书即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特大城市入手,基于扎实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描述、分析和研究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在理论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逻辑,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友梅,法国巴黎政治研究院社会学博士,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副院长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产阶层的概念、功能与规模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绝对标准模式与相对标准模式之比较

一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产生

二 用绝对标准模式定义的中等收入群体

三 用相对标准模式定义的中等收入群体

四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

五 结语

中等收入群体与中间阶层的概念定义——社会学取向与经济学取向的比较

一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中间层界定:中间阶层

二 经济学取向的社会中间层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三 小结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内涵的变化:从收入分组到社会群体

二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兴起:从收入视角理解社会结构变迁

三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新内涵:收入不平等测量与全球化发展趋势

四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的两种取向:绝对标准模式与相对标准模式

五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指标

六 结语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

一 “白领”的研究取向与再思考

二 社会结构中的新兴白领群体

三 复杂而多维的社会心态

四 结构性分离与白领的社会功能

中国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特征

一 雇佣性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最核心的职业特征

二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存在鲜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科层制烙印

三 国家力量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塑造作用衰退

四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稳定性高

北上广社会中间阶层调查报告

一 家庭经济状况

二 工作状况和社会保障

三 生活方式

四 阶层认同

五 社会态度

六 社会参与

七 结语

中产阶层的形成与认同

市场化与市场能力: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一 研究问题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三 研究设计

四 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中等收入群体变动趋势和结构性分析(2006~2015)

一 宏观背景

二 近十年收入水平与收入分布变化

三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和发展趋势

四 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性分析

五 相关政策建议

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实证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假设

四 数据、变量与分析策略

五 经验发现

六 结论与讨论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阶层与同期群差异

一 问题的提出: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来源差异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设计

四 分析结果

五 总结与讨论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以北上广特大城市为例

一 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渠道

二 特大城市社会结构的新特征

三 结论与讨论

中等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户籍与教育的视角

一 代际流动中的城乡分割与教育再生产

二 中等收入群体的户籍流动

三 中等收入群体的教育流动

四 结论与讨论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一 问题梳理及文献回顾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三 主要分析结果

四 主要结论

中产阶层的消费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研究报告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二 中等收入群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三 中等收入群体对启动消费的贡献

四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认同

五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趋势:2006~2015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家庭支出趋势

二 中等收入群体的耐用品消费趋势及影响因素

三 总结与政策启示

从强调“教育”到强调“供给”:都市中间阶层可持续消费的研究框架及实证分析

一 实践理论与基础设施视角

二 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与态度

三 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模型

四 主要结论和启示

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生活满意度的分析框架

二 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比较

三 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总结和启示

我国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机制: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维度

一 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历史

二 我国出台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动力因素

三 案例研究: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机制

四 研究总结

上海亟待提升消费引领力,吸纳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

一 上海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大,消费更关注生活品质

二 面对长三角新的消费市场竞争,上海准备不足

三 对接国际标准,再造上海消费引领力

中产阶层的行为与价值观

特大城市中产阶层的国家认同研究——基于旅游行为的分析

一 前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四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测量与比较研究——基于六省市调查数据

一 新社会阶层与政治态度

二 研究设计

三 新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分析

四 结论与讨论

中产阶层的生育意愿:基于北上广超大城市的调查研究

一 理论梳理与文献回顾

二 研究数据和研究假设

三 描述性分析结果

四 回归分析结果

五 研究结论与讨论

新社会阶层的崛起及其再组织化问题

一 社会学视角中的新社会阶层

二 新社会阶层的生成机制

三 新社会阶层的再组织化

作者简介

后记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基于特大城市的经验研究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友梅。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基于特大城市的经验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
中国新社会阶层:基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实证分析 电子书
新社会阶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本书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边缘地带的治理 电子书
街头、村落作为社会边缘地带,该怎么治理?
城市治理现代化:杭州样本 电子书
张本效教授撰写的本书,立足于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对杭州市江于区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分析。
中国老龄产业市场化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探讨我国老龄产业的市场化潜力,并从宏观的市场化政策研究与具体的市场化策略两个维度对我国老龄产业市场化潜力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