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一本纯粹的法律书,也不是一本纯粹的金融书,而是着眼于当前信贷风险精准问责的实践需要,特别是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基于实务目的而作。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适合信贷风险问责构成要件的“4+1”要素式的复合分层立体结构,既为银行实施问责工作提供框架指引,也为信贷人员抗辩提供基本遵循,从而建立起一个逻辑自恰的框架体系,力争通过正本清源,助力精准问责的落地施行。
作者简介
作者崔宏,高级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财务分析与决策、注册会计师审计等。在《管理世界》《审计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和(合作)翻译著作6部,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财政部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
具有注册会计师审计和资产评估实务工作经验,曾在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从事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现于某股份制商业银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介绍
前言
第一篇 基础篇
第1章 老话题与新问题
1.1 时代的呼唤
1.2 对终身问责制的反省
1.3 问责现实的改进
1.4 本书主要内容与分析思路
第2章 信贷风险问责的特殊性
2.1 经营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本质和精髓
2.2 信贷人员的类职业专家特征
2.3 贷款损失与经济赔偿的非对等性
2.4 银行作业模式对问责的影响
第3章 免责的前提是尽职
3.1 寻求尽职的定义
3.2 注意义务的履行是尽职的判断核心
3.3 理性人与谨慎人标准
3.4 合理调查与合理信赖
第二篇 框架篇
第4章 归责原则与责任构成要件
4.1 归责原则的概念与意义
4.2 过错责任原则
4.3 过错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4.4 辅助应用原则
第5章 违规行为的本质与认定
5.1 作为与不作为
5.2 对注意义务的违反
5.3 违规行为的本质属性
5.4 违规行为的认定
第6章 因果关系的认定与检验
6.1 因果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6.2 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
6.3 因果关系的检验规则
6.4 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
第7章 过错的分类与认定
7.1 过错的概念和特征
7.2 责任能力是过错认定的前提
7.3 过错的形态与认定
7.4 问责目的下过错的适用分类
7.5 受害人过错与过错的否定
第8章 经济赔偿金额的确定
8.1 贷款损失与纯经济损失
8.2 轻微损害不予赔偿
8.3 雇员赔偿责任的特殊性
8.4 雇员赔偿责任的承担
8.5 经济赔偿金额的实务确定
第9章 银行自由裁量权的空间
9.1 责任构成要件的弹性规则
9.2 重大性/重要性的认定
9.3 尽职判断标准
9.4 一二道防线责任的分摊
第10章 信贷人员的问责抗辩
10.1 损害事实不存在或损害轻微
10.2 “违规阻却事由”的存在
10.3 因果关系不成立
10.4 不存在过错或过错程度较轻
10.5 其他抗辩理由
第三篇 建议篇
第11章 问责实务的困惑与反思
11.1 尽职认定的困难来源
11.2 几种问责实务的反思
11.3 审计的后见之明与先知幻觉
11.4 问责归因的简化框架
第12章 尽职免责实践改进建议
12.1 坚持技术风险可免道德风险严办的问责总原则
12.2 真正建立过错责任制度,提高问责精准度
12.3 注意对未尽职的上级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关联问责
12.4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12.5 规范员工辞职期间的问责事宜
12.6 完善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与文化
12.7 健全尽职免责与容错纠错机制
后记
尽职免责:银行信贷风险精准问责的逻辑与实务是202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作者崔宏。
得书感谢您对《尽职免责:银行信贷风险精准问责的逻辑与实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