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

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抗战时期金陵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了大量未刊档案史料,从时局与教育发展、大学与国家关系等角度,深入考察战时金陵大学的调适与发展、抗战西迁与南京留守、科教发展与社会服务等活动,对金陵大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探究其战时办学特点、发展趋势及“本土化”转变历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图表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早期金陵大学的调适与发展

第一节 金陵大学的“本土化”发端

一、初创与并校

二、向北京政府注册立案

第二节 民族主义冲击下的金陵大学“本土化”

一、非基督教运动及其影响

二、“南京事件”的冲击与金陵大学“本土化”转型

第三节 局部抗战与金陵大学的“本土化”

一、九一八事变后金陵大学师生声援抗日

二、金陵大学早期教育发展及社会贡献

第二章 全面抗战与金陵大学西迁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与金陵大学西迁决策

一、进退两难:留守还是西迁

二、仓促决定,举校西迁

三、创始人会、校董会及外籍教员的态度

第二节 西迁过程及安置情况

一、西迁经过

二、西迁安置

第三节 救助保护难民与延续金陵学脉

一、留宁教师群体

二、难民救助与保护

三、金陵学脉在沦陷区的延续

第三章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 行政机构的战时调整

一、战前行政管理架构及其影响

二、战时行政机构的精简与调整

第二节 治校方略的战时变化

一、“三一制”教育方针

二、经世致用的办学转向

第三节 办学环境的战时迁变

一、建设华西坝新校园

二、独具风格的华西坝

第四章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科教发展与社会服务

第一节 以文育人:战时文学院的科教服务

一、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教发展

二、关注社会民生,开展社会调查

三、加强推广合作,提高民众智识

第二节 以理促建:战时理学院的科教服务

一、培养理工人才,加强科学研究

二、强调科研应用,促进生产建设

三、推广电化教育,普及科学常识

第三节 以农增产:战时农学院的科教服务

一、训练专门人才,促进农业发展

二、改良作物品种,提升农业产量

三、推广科研成果,指导农业耕作

第五章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宗教教育与活动

第一节 早期金陵大学宗教教育与活动

一、初期宗教发展的“辉煌时期”

二、20世纪20年代宗教发展的“受挫时期”

三、宗教与党派势力之争

第二节 战时金陵大学宗教教育与活动

一、宗教课程及活动开展

二、师生宗教信仰情况

三、基督教团契组织

四、金陵大学青年会

第六章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学生生活

第一节 严谨求真的学习生活

一、大师荟萃的华西坝

二、学分制管理

三、无处不在的临时考试

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节 时刻心系国家民族命运

一、炮火声、号角声、早操声

二、关心时政的校园氛围

三、校园内的党团组织

第三节 苦中作乐的日常生活

一、餐馆、茶馆、麻草鞋

二、社团及文艺体育活动

三、务实求真、实干苦干的淳朴校风

第七章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与国家社会关系

第一节 金陵大学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一、为政府提供政策参考

二、协助政府支援抗战

三、以教育合作促进抗战、建设

第二节 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金大的支持

一、政府肯定与表彰

二、经费支持与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索引

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是202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声玥。

得书感谢您对《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萨本栋传: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 电子书
本书为再版,记载了一位大学校长、教师与他一生所追求的科学事业的动人故事。扮六章,从名门之秀、盛誉清华、执掌厦大、治学之道、治校方略、进中研院等全方位记叙萨本栋。另有萨本栋年谱、萨本栋主要论著和论文等重要资料的附录。
南京理工大学史话 电子书
本书概述了学校的基本状况、历史沿革、文化积淀、重大事件、名人学者、发展愿景等内容。
华侨大学史(1960~2020)(全2卷) 电子书
华侨大学60周年编纂出版首部通史《华侨大学史》。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修养 电子书
本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阐述其与大学生礼仪修养之间的关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主要内容分为六章,即:厚德载物·明礼知耻、君子养心·克己复礼、交友有道·见贤思齐、孝悌为先·处事有方、任重道远·发奋志学、知礼三千·今为我用。
秦汉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电子书
本书从史家、史著研究,历史理论研究,以及《汉书》三个层面对了秦汉史学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状况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