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回忆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史学大家唐长孺的“师友杂忆”,南浔、平望古镇的人文地图。

内容简介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

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入湘、入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开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入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作者简介

作者唐长孺教授。江苏吴江人。中国历史学家。1932年上海大同大学文科毕业。毕业后在兰田国立师范、武汉大学等单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叙南浔巨富四象

二、叙南浔蒋氏

三、书长田村殷氏事

四、书秀水王氏事

五、记凌氏藏印

六、记八慵园

七、记殊胜寺

八、记平望小学

九、记九华禅寺

十、记踏白船

十一、记春台戏及演剧筹款

十二、记电影及文明戏

十三、记平望方言

十四、记翁海村《平望竹枝词》

十五、记小食

十六、记平望米业

十七、记南浔中学

十八、记湘行及国立师范学院

十九、入蜀记

人名索引

《唐长需回忆录》手稿

唐长孺回忆录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唐长孺。

得书感谢您对《唐长孺回忆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电子书
10大主题,171个小话题,本书带你全景式漫游大唐。
初心永恒:基金会秘书长访谈录 电子书
本书以十七家基金会秘书长为访谈对象,围绕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舆情管理、公益与市场等多个议题,呈现了中国一批优秀基金会的办会理念和使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难忘那些岁月——卓宝熙勘测生活回忆录(第二版)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淡泊的一生”和“勘测生活回忆”两大部分。书中记述了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和奇异的地质现象;介绍了民族风情、乡土习俗和各种趣闻;描绘了克服困难和遇险的经过,显示出作者对待困难的乐观心态。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电子书
拨开历史迷雾,解析唐朝从开国到崛起的秘密。从玄武门到贞观之治,历史学家孟宪实带你看李世民的心路历程。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