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弘扬传统文化,《梵净国学研究》五年内推出10集。
内容简介
《梵净国学研究》。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深研国学,阐幽发微,以服务于当代学术界和文化界,服务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计划每年推出两集,从2017年开始,至2022年为止,五年内推出10集。面向国内外学术界公开征稿。每集约计50万字以内,集中刊发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力作,根据来稿的情况,设立动态性的专题栏目。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梵净国学研究》编辑委员会
目录
梵净专稿
中国语言文字之美
中国之文字,与宇宙本体同在,是至妙极精的创制
血统的纯粹性是中国文字永葆青春的缘由
中国文字具有联绵之美、骈俪之美、四声之美和六义之美
诗的王国
温柔敦厚是中国诗学的追逐
庄子是毋庸置疑的东方诗神,刘勰《文心雕龙》是典型的庄子美学之演绎者
乐府与诗韵之从来
近体诗格律简析
中国诗歌语言来自天地大美,来源于宇宙本体之根本规律
中国古典哲学的圆融无漏之境
恒变不居,是东方哲人信守的哲学最高境
中国哲学在至高之境,往往将方法论与本体论合而为一
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中国人特重精神的作用
陶学新境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年谱考辨
桃花源的长官
论陶集中的自文现象
一 陶集中的自文现象及其表现
二 陶集中自文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及其意义
略论《归去来兮辞并序》之“自免去职”与“宵逝”
一 “自免去职”与“畏罪潜逃”的区别
二 “宵逝”的含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一 建功:陶渊明对功业的想象和实践
二 树德:陶渊明对高名的向往与坚守
三 立言:陶渊明诗文的“自娱”与“示志”
古典新证
刘骏事迹诗文系年
论传奇小说对晚唐诗序的影响
一 晚唐诗序与诗歌广泛关注传奇色彩的爱情题材
二 传奇小说对诗序的影响
朱熹《楚辞集注》的训诂特色
一 朱熹的训诂学思想
二 《楚辞集注》的训诂学特色
三 《楚辞集注》的训诂影响
思想发微
太和“浮华”案再探讨
一 “浮华”案的发生及其过程
二 魏明帝的政治措施及其思想
三 汉魏学术分野与“浮华”之辈的学术旨趣
四 结语
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与《昭明文选》的贵族性
一 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
二 《文选》的贵族性
齐白石的“冷逸”情结与“简少”思想
一 齐白石的“冷逸”情结
二 齐白石的“简少”思想
楼宇烈《〈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校补
一 底本不误,不必校改者
二 底本不误,所引校本不可从者
三 底本不误,所疑不可从者
四 底本有误,未校出者
五 底本有误,然所校不可从者1条
六 底本有误,然所疑不可从者
七 底本与校本皆可,校本或优者
八 经文与注文不符,《校释》未校出者
历史钩沉
魏晋以来的“禅让革命”及其思想背景
一 革命易代及其与禅让的嫁接
二 公天下原理与禅让革命的前提
三 顺天与应人:禅让、革命合法性的统一
四 改制以明天道、人心及模式的演化
暨艳案发覆
一 暨艳案梗概及对田庄论述之检核
二 暨艳案真相
三 孙吴选曹用人刍议
钩沉索隐 推陈出新
文化探秘
中华史前文明的太阳崇拜
一 原始岩画中的太阳崇拜
二 农耕文明一统时期的太阳崇拜
余论 史前太阳崇拜中乐舞的启示
《世说新语》成书考
一 从作品本身看《世说》之成于众手
二 刘义庆及其幕府文士与《世说》的关系
三 从氏族谱系及文士交游看《世说》之成书
四 《世说新语》编纂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桃源故事的另类叙述
一 洞穴:重获新生的隐喻
二 隐喻重生的其他物象
三 黄衣人“唾金”实则为“唾金疮”的误传
四 “梦口穴”故事的现实背景:避难
地域观照
天府文化的源流、特质及其相关概念探析
一 天府文化的源流
二 天府文化的特质
三 与天府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果然太白又封侯,君乃诗家太守
一
二
三
四
五
旧文新刊
古直自传
汉诗研究
导论
一 《古诗十九首》辩证
二 苏李诗辩证
三 《焦仲卿妻》诗辩证
四 《古诗十九首》辩证余录
五 苏李诗辩证余录
梵净国学研究.第2辑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侯长林。
得书感谢您对《梵净国学研究.第2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