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首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论坛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论坛的论文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论坛由中国社科院上海研究院发起,集合了安徽省社科院、江苏省社科院、江西省社科院、浙江省社科院等多家社科研究机构,也邀请了长三角地区的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献计献策。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领导致辞
开幕致辞
欢迎致辞
主旨演讲
专家发言
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将重塑“大上海”
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努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翼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方向与未来
对安徽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思考
用“五大理念”引领长三角城市群科学发展
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坚持创新发展
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坚持协调发展,整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南北资源
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坚持绿色发展,探索环境建设新机制
四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坚持开放发展
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坚持共享发展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突出轴带引领,实施城市群联动
一 板块经济和轴带经济的内涵与比较分析
二 轴带经济生成的环境条件与标志特征
三 轴带引领战略是新发展理念在区域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
四 推进长三角地区行政板块、经济轴带和城市群联动的动力机制
江苏三大都市圈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思考
一 江苏都市圈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历史地位
二 江苏都市圈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中的现实基础
三 江苏都市圈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未来之路
创新发展篇
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战略升级方向: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
一 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升级
二 推进长三角同城化的战略升级
三 提升长三角国际化的战略升级
四 开拓区域合作思路推进长三角的战略升级
长三角城市群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路径:适应新常态,补齐旧短板
一 “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小康战略背景下的长三角
二 长三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评估与分析
三 “十三五”规划引领长三角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路径与对策
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大上海都市圈需要做什么?
一 研究背景
二 经验借鉴
三 现状问题
四 路径机制
五 对策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融合之策:制度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一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三 强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核心抓手——产业融合发展
四 政策建议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城市群:建设思路的转变
一 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群建设的理论述评
二 智慧城市群建设的国内外案例分析
三 长三角建设的基本情况
四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展与趋势
五 长三角智慧城市群建设的总体目标
六 长三角智慧城市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 推进长三角智慧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工作与体制机制研究
上海大都市圈应以功能创新引领长三角城市群腾飞
一 长三角城市群与上海大都市发展现状
二 长三角城市群与上海大都市协调发展现状
三 长三角城市群与上海大都市协调发展思路
四 长三角城市群与上海大都市协调发展实现路径
五 上海大都市建设与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协调发展篇
以世界城市群为鉴创新长三角城市群社会治理
一 文献综述
二 世界城市群理论发展和研究
三 世界城市群理论在城市社会治理的应用和发展
四 长三角城市群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推进框架新设想
一 长三角融合发展机制的历史沿革
二 长三角融合发展机制取得的成就
三 长三角融合发展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长三角融合发展机制框架设想及配套措施
从观念启蒙到利益博弈:动态协调机制应全面建立
一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行政融合发展机制的概念框架
二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行政融合发展机制的发展历程
三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行政融合进程中的行政争议与行政约束问题
四 完善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行政融合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
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城市群科创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一 研究述评及研究框架
二 长三角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现状
三 长三角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四 打造上海市世界级科创中心创新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五 建立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新机制
六 协同打造“长三角创新共同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腾飞:“错位”不会错
一 概述: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
二 历史篇:三省一市区域差异形成的历史过程
三 现状篇:苏、浙、皖三省之间的差异及各自特点
四 未来篇: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差异化为安徽省创造出路:区域产业分工视角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述评
三 安徽省差异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四 安徽省差异化发展实证研究
五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下安徽省差异化发展路径
六 以价值链分工为方式,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七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绿色发展篇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治理的加减乘除法
一 跨行政区环境融合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长三角环境融合发展评价
三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环境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
四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环境融合发展的机制构建
有机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管理上要下足“软”功夫
一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二 长三角有机农产品发展现状
三 长三角有机农产品发展做法与成效
四 长三角有机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 加快长三角有机农产品发展的建议
六 加快长三角有机农产品发展及管理一体化的建议
上海金融健康之路:规范亚健康“灰色”金融机构
一 “灰色”金融机构的主体、业务构成、特点及规模测度
二 “灰色”金融机构形成的制度及非制度性原因
三 “灰色”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规范“灰色”金融机构,促进上海市金融中心健康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养老服务:大胆创新,创出新动能
一 长三角养老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 当前上海、浙江、江苏及安徽的老龄化状况和特征
三 长三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及融合模式
四 长三角养老融合存在的障碍与瓶颈
五 长三角养老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
产业创新为长三角城市群深度融合加码
一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二 长三角一体化下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需要新视野新理念
三 跨区域经济合作区平台上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四 构建长三角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切入点及保障措施
开放发展篇
高标准开放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开启新引擎
一 区域一体化与开放关系的理论研究
二 长三角一体化对新一轮开放的助推作用
三 长三角新一轮开放对区域一体化的倒逼
四 制约长三角一体化与新一轮开放正反馈关系形成的瓶颈
五 推进一体化与开放升级的措施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推进中文化建设不能缺位
一 导论
二 江南性格:长三角的历史特点
三 江南文脉: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动因
四 结语
金融“溢出效应”助推长三角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一 文献综述
二 长三角金融发展现状
三 长三角股权交易中心发展现状
四 长三角互联网众筹融资现状
五 长三角金融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六 政策建议
城市网络形成源于开放:三种整合模式视角
一 研究概况的简要回顾
二 从江南到长三角:长三角区域的沿革与区位特征
三 16世纪以来长三角整合发展的若干模式探讨
四 关于长三角整合过程中文化作用的思考
五 历史视野下长三角整合发展的若干经验
结语:长三角一体化的两大特征及其前景
文化人才建设需要落实四个转变
一 现状与问题
二 发展预测
三 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
四 对策建议
从典型案例看长三角城市群融合之路该如何走
一 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概念内涵
二 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主要进展
三 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 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
五 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
六 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
七 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政策供给
共享发展篇
长三角城市群资源共享新思路——以大型科学装置为例
一 引言
二 现状与问题
三 国际经验与启示
四 影响机制与保障措施
五 实施路径探索
六 相关政策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参差不齐:12市评估数据
一 城市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二 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评价
三 长三角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的路径与概念界定
四 长三角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的假设与模型
五 长三角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与工具
六 长三角12市治理能力测评结果
七 城市治理能力评估的政策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基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追踪
一 背景与意义
二 主要文献综述
三 长三角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
四 长三角一体化指标评价方法
五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六 对策建议
七 结语
三大城市群串联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应做好领航者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一体化基本态势
三 长三角在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作用
四 促进长三角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对策建议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培林。
得书感谢您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