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隐诗社研究

惊隐诗社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惊隐诗社”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明清文人结社史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个案,也可以拓展清代诗歌研究的维度。

内容简介

明清交替之际,是文人结社活动为活跃的一个时期,曾经涌现过许许多多的社团。清朝初年以江苏吴江为中心,由苏南浙北一批遗民所组成的“惊隐诗社”,是当时重要的社团之一。

本书主要探究了“惊隐诗社”的发展历程,考察其众多成员的生平事迹,并对诗社的文学创作、理论主张以及学术成就等做出分析和判断,终从文人结社和文学史的双重角度出发给予其一个恰当的定位。

作者简介

作者周于飞,女,1984年生,湖南衡阳人。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供职于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方向为清代诗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惊隐诗社”的历程

第一节 “惊隐诗社”的形成

第二节 “惊隐诗社”的活动

第三节 “惊隐诗社”的消亡

第二章 “惊隐诗社”的成员

第一节 “惊隐诗社”成员的认定过程

第二节 “惊隐诗社”成员的生平事迹

第三节 “惊隐诗社”成员的内部关系

第四节 “惊隐诗社”成员的外部交往

第三章 “惊隐诗社”的诗歌

第一节 “惊隐诗社”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惊隐诗社”的诗歌理论

第四章 “惊隐诗社”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归庄与顾炎武

第二节 陈济生及其《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第三节 吴炎与潘柽章

第五章 “惊隐诗社”的地位与多重影响

第一节 “惊隐诗社”与明清文人结社

第二节 “惊隐诗社”的多重影响

附录一 “惊隐诗社”成员简表

附录二 “惊隐诗社”成员生平活动年表

附录三 “惊隐诗社”成员作品辑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惊隐诗社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于飞。

得书感谢您对《惊隐诗社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
金代吏员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金代吏制的学术专著。
民国北京研究精粹 电子书
跟着这本书,从历史中发现北京。
佤族祭词研究 电子书
祭词是佤族祭师“巴猜”们代代口传的祭祀文本,是一种“活形态”押韵口头传统,是佤族口头传统的典型代表。内容涉及佤族生产劳作、贺生送葬、男婚女嫁、建造新居等,语言方面秉承了佤族古歌的特点,在韵律、语义与结构、语用与修辞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通过祭词,可以了解佤族的民俗、历史,也可以深入分析佤语的特点。
共工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水族文化为脉络,围绕“共工与三皇五帝”和“共工文化与中华古文明”两大历史主题,探索研究以共工其人其氏其职为代表的族团的龙族精神以及数千年前部落联盟时代激烈斗争而导致的分分合合,最后形成以炎、黄为主体的华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