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不但以儒家思想为根基,还包括道教和佛教,更有盘根错节的民间宗教、帮会教门。
内容简介
种种教门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而影响着各地的民风民俗以及民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代表了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方面,因此对它的研究是无法回避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底层社会,充斥着各种教派、帮会,关系复杂,暗流涌动,社会形态扑朔迷离,素称难治,令多少学者望而却步。
台湾著名学者戴玄之先生终身致力于明清帮会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扬;他的著作是这一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作者戴玄之(1922—1990),名祖兴,字玄之,河南省新蔡县代湾人,蒙古族。1947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1949年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史地系任助教,后为教授、历史系主任。1969年,戴先生应聘新加坡南洋大学客座教授,期满后留任。1979年,戴先生自南洋大学退休,返回台湾受聘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讲授中国社会史,并指导研究生。 1987年,戴先生休假,应聘香港珠海学院客座教授。1988年,戴先生自政治大学退休,专职香港教席,积劳成疾,不幸于1990年离世。戴玄之先生毕生研究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成就卓著,为海内外学界所敬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一
序二
凡例
甲 专论两种
清代秘密宗教
一 八卦教
二 天理教
三 罗祖教
四 清代的其他秘密宗教
五 结论
后记
明清时代的白莲教
一 明帝国与白莲教
二 明初的白莲教乱
三 明中叶的白莲教乱
四 明末的白莲教乱
五 清代的川楚白莲教乱
六 结论
乙 论文
白莲教的源流
一
二
三
四
白莲教的本质
一 宗旨
二 组织
三 法术
四 结论
白莲社与白莲教无关考
一
二
三
四
白莲教之反元运动
一 引子
二 元对汉人、南人之迫害与红巾之兴起
三 南派红巾之反元运动
四 北派红巾之反元运动
五 结论
明末的秘密宗教
明末的白莲教乱
一 前言
二 穆神年间的白莲教乱
三 光熹年间的白莲教乱
四 崇祯年间的白莲教乱
五 结论
十九世纪白莲教乱之剖析
一 前言
二 经济因素之剖析
三 组织之剖析
四 政治欲望之剖析
五 结合力之剖析
六 结论
滦州石佛口王姓——白莲教世家——族谱之研究
一 前言
二 滦州石佛口王姓族谱
三 卢龙县安家楼王姓族谱
四 卢龙县阚家庄王姓宗谱
五 传教活动
六 劫灾观念
七 结论
天地会的源流
一 天地会起源的诸说不足信
二 天地会创始的人物
三 天地会创始的年代
四 天地会创始的地点
五 旧说新释
六 结论
天地会名称的演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天地会与道教
一 引言
二 思想与信仰
三 五行与符箓
四 木杨城
五 变化字形
六 结论
清帮的源流
一 清帮源出洪门之说不足信
二 清帮的起源
三 清帮的名称
四 结语
略论清帮与洪门的起源
一 引言
二 清帮的起源
三 洪门的起源
四 结论
天理教联合天地会起兵之分析
一 白莲教与天地会之差异
二 天理王诏书及天理教照会之内容
三 诏书及照会内容之分析
四 结论
老官斋教
一 源流
二 宗旨与组织
三 福建老官斋之起兵
四 结论
一八三五年山西赵城之先天教乱
一 赵城先天教之源流
二 宗旨
三 曹顺造反
四 教乱之平定
五 结论
朱三太子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嘓噜子
一 嘓噜子的源流
二 嘓噜子的组织
三 嘓噜子的宗旨
四 嘓噜子的发展
五 嘓噜子的演变——哥老会
戴玄之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史领域的学术贡献
一 引言
二 关于近代秘密宗教之探究
三 关于秘密会社之论析
四 关于义和团史识之开拓
五 结论
戴玄之教授与中国秘密社会研究
戴玄之教授传略
戴玄之教授传略
饮水思源念恩师
戴玄之教授(1922—1990)著作目录
一 专书
二 论文
三 其他
校后记
明清帮会教门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戴玄之。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帮会教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