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学研究(第5辑)

运河学研究(第5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发表国内外运河学研究有影响、有特色的高层次、高水平专业性学术论文,成为运河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册是第5辑。

内容简介

一部大运河史,即半部中华文明史。大运河开挖、畅通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

本集刊主要刊发以运河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包括运河开凿与疏通、运河区域经济发展、运河城镇与商业、运河区域生态环境变迁、漕运制度、运河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文章。通过集刊加强与不同单位、不同学者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运河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研究范围,增强研究活力,实现中国运河学研究的繁荣与兴盛。

集刊主要研究领域是运河史、运河区域生态与环境变迁、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运河文化与遗产保护、运河城镇与商业、运河民俗与信仰、运河交通与工程、运河饮食、运河民间艺术、运河学理论、运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

作者简介

编者李泉,男,1949年2月生,山东嘉祥人,历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留校后历任历史系教师、副主任、主任,聊城大学教务处处长、党长,现任运河学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曾主持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三等奖多项。先后主持和参与运河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项。出版《傅斯年学术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山东运河文化研究》(齐鲁书社,2006)、《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中华书书,2009)、《运河志·人物卷》《运河志·文献卷》等著作10余部,在《中国史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山东省社科奖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主持人语

元代江南地域运河的浚治与功用

15~19世纪大运河的物货流通与苏杭城市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淮安漕运文化特征述论

汴河及其在中国运河开发史上的地位

元代水运法制特点研究

明清以来淮安清口闸坝体系考辨

1855年黄河北徙对山东运河漕运的影响与官方应对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北运河“官督绅办”体制的形成

明代临清军屯社区的营造与碧霞元君信仰

清代粮船水手的组织与“巢穴”

浙东运河萧绍段近代航运状况考析

聊城元代运河沉船的发掘与复原

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调查记

京杭大运河遗产与地名文化研究

样式匮乏:聊城木版年画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

《大元新开会通河记》考释

走向跨学科的大运河管理研究

稿约

注释规范

主办单位简介

运河学研究(第5辑)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泉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运河学研究(第5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总第5辑) 电子书
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五辑。
中文论坛(第5辑) 电子书
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5辑。
潮学集刊(第4辑) 电子书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收录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年刊。本书为第四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21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方言、戏曲、区域历史、历史文献、潮籍人物、宗教信仰等潮汕历史文化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
潮学集刊(第6辑) 电子书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收录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年刊。本书为第六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17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文化遗产与先贤、区域历史与社会、历史文献与文学、宗教信仰等潮汕历史文化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
中亚研究(第7辑) 电子书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发与中亚、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等问题相关的文章,涉及外交、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本册为第7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