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一部研究民国时期医讼纠纷的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时期医讼的凸显为切入点,希冀在医学史、社会史、法制史的框架下,借助对医生、病人、社会、国家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与呈现,进而揭示国人生命、法制与权利观念在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逐渐转型的历史轨迹,及其与相应制度架构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简介

作者马金生,河北滦县人,1979年生。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医疗社会文化史、生命史和史学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以及财政部、科技部、民政部等科研课题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内容提要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的基本路径与总体框架

四 资料说明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医病纠纷

一 医病关系的紧张化趋向

二 医者的规避责任

三 医病纠纷的发生与解决

四 医病纠纷沉寂的原因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医病纠纷

一 清末医学考试的呼吁与尝试

二 民国初期规范行医的渐次推行

三 告医:一种新情势的催生

四 新情势下医家的因应之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制度变革与现代医讼的生成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医讼的凸显及其一般特征

二 现代医讼生成的司法制度变革背景

三 “业务过失”罪的颁布与医讼的生成

四 其他司法条款对医讼特征的影响

第四章 现代医疗模式的构建与医病纠纷的发生

一 现代西医的分布及其对现代医疗模式的强调

二 传统医疗模式的困境及其对现代西医的仿效

三 传统观念与现代医疗模式的紧张

四 现代医疗模式的践行与医病纠纷的发生

第五章 中西医论争与西医诉讼案

一 中西医论争及其思想文化意涵

二 西医在讼案中的强硬姿态

三 中医对西医讼案的介入

第六章 卫生行政体系的初步确立及其对医病纠纷的影响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卫生行政建设

二 对“非法”行医者的检控

三 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处理

四 医家的因应

第七章 医讼案件审理中的多方博弈

一 和解中的医生、病人与法院

二 司法审结:关键的鉴定意见

三 制度的张力?——检察机关与法院之间

四 公正的追寻:法院不同层级的审判

五 大赦后的追偿:民事诉讼的持续

第八章 新闻媒体对医病形象的建构及其对医病纠纷的影响

一 新闻媒体对医病形象的呈现

二 媒体报道对病家行为的影响

三 与新闻媒体和病家做斗争:医生的作为

第九章 西医界对医病纠纷的认识与应对

一 对医病纠纷的认识与因应

二 西医界的自省及其匡正举措

三 寻求国家的医权保障

第十章 中医界对医病纠纷的认知和因应

一 自保

二 革新

三 维权

结论

一 民国医讼凸显的时代社会文化根源

二 从医讼看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三 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与民众日常观念的转型

四 民国医讼研究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一 档案

二 笔记、文集、日记、小说

三 医书

四 政书法制类

五 资料汇编、县志

六 报纸、期刊

七 专著

八 论文

九 学位论文

附录

索引

后记

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马金生。

得书感谢您对《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汉代国家统治方式研究:列卿、宗室、信仰与基层社会 电子书
从列卿、宗室、民间信仰和地方社会管理四个方面对汉代国家统治方式进行了探讨。
中华民国史研究(第2辑):民国时期的法律、社会与军事 电子书
从法律及军事的角度切入,探讨民国时期政治体制的内在运作、党国范式等方面。
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 电子书
通过考察宋代科举的发展、嬗变,关注宋代官韵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
清史论丛(总第33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3辑。
清史论丛(总第34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