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美文集

王尽美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文集是研究王尽美同志生平和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著作。

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省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生前所写作或发表的文章或诗词三十余篇,并收录了董必武、罗章龙以及王尽美的后人的回忆文章若干篇,此外,还附录了王尽美的生平年表。

作者简介

作者王尽美(1898-192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原名瑞俊,字灼斋,山东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市)人。190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与和领导学生、市民运动。之后,发起组织励新学会,主编《励新》半月刊。1921年春在济南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1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不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旋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的工人罢工斗争,是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成员之一。1923年10月,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任委员长兼宣传部主任。1924年、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3月,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任委员,后在全省主要是青岛开展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1925年8月病逝于青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插图

《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出版说明

沉浮谁主问苍茫

长江歌

乡村教育大半如此

我对于师范教育根本的怀疑

我们为什么要发行这种半月刊

励新学会章程

山东的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

为王全《成年补习班与工学主义》一文加的评语

《济南劳动周刊》出版宣言

无题

革命天才明(五首)

肇在造化——赠友人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宣言

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工会成立贺词

矿业工会淄博部开发起会志盛

为工人傅长义的控诉信作的附记

无情最是东流水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邓中夏,各分部林育南、袁大时、毛泽东、谭平山、王尽美关于劳动立法的请愿书

山海关工人宣告罢工真相

秦王(皇)岛矿务全体工人痛告国人书

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第二次宣言

京奉铁路山海关工人俱乐部为支援开滦矿工痛告全国同胞书

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为声讨工贼的公启

中国的兵患与匪患

吴佩孚还想武力统一吗?

赠老王

山东国民运动和劳动运动发展情况

山东地方报告

中俄携手后的蒙古

呜呼!北政府的外交!

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宣言

王尽美启事

遗嘱

附录

王尽美生平大事年表

忆王尽美同志

我对山东建党初期情况的回忆

回忆王尽美光辉的一生

怀念我们的父亲王尽美烈士

后记

王尽美文集是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尽美。

得书感谢您对《王尽美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躬行出真知:王守觉传 电子书
王守觉,他是我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他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我国首只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并在我国研制的晶体管高速计算机中得到应用。他利用硅平面工艺制成硅平面晶体管,为我国研制应用于国防领域的微型计算机奠定了基础。他成功地用自制的图形发生器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膜版,解决了制约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他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集成
没有盲区的天空:王越传 电子书
王越是我国著名的信息与通信系统专家。1932年出生于江苏丹阳,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的雷达工程系,留苏未成。1957年分配到西安国营786厂设计所工作,参与了中国第1台火控雷达的研制,之后一生从事火控雷达的研究工作。他是中国火控雷达事业发展的见证人。1991年王越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参与中国工程院的创建,是为数不多的两院院士之一。本书力图还原
世事如棋 真心依旧:王世真传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世真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王世真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山石磊落自成岩:王德滋传 电子书
王德滋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十分重视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必须兼顾“四个平衡”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特别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四个平衡。他认为,在当前的“双一流”建设中,亦需注意处理好这四个关系。本书对王德滋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
硅芯筑梦:王守武传 电子书
王守武先生1950年从美国回国后致力于我国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事业半个多世纪,我国半导体学的研究与开发的各个历程无不留下他的足迹。他在半导体的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硕的成果,他为我国半导体事业做出了优秀的贡献。他是我国微电子和半导体光电子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亲手研制成功了我国第1个锗合金晶体管,第1个半导体激光器,全功能4K位和16K位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等。他在国内早期积极倡导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