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3辑。
内容简介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录对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李世愉,1982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著名清史专家、《清史论丛》主编;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清史论丛》编委会
卷首语
本刊特稿
皇太极入关机缘与得失
一 皇太极兴师“伐明”质疑
二 明廷的失策——放弃抚赏朵颜三卫
三 金军顺利破关与蓟镇防御再检讨
四 明金两军蓟门对峙与至京时间
五 北京城下三战
六 形势转折点——袁崇焕入狱
七 皇太极大军北返之再考察
结语 皇太极如何看待入关得失?
科举研究
“不劳兵之法”
一 科举制度与清王朝社会根基的构建
二 科举制度与清王朝的思想统制
三 八旗科举与满汉关系的发展
四 结语
明末清初的科举制与地方社会重整
一 明清易代前夕的鄞县科举望族
二 明清易代之际的鄞县科举望族
三 科举对地方社会的重新整合
四 鄞县地方科举家族的衰变
以公益求公平:清代州县考棚述论
一 清代州县建造考棚的原因
二 清代州县筹建考棚的资金来源
三 清代州县考棚的修建时间与名称差异
四 清代州县考棚的修葺维护
五 结语
清代河南乡试的供应状况及其特点
一 闱中人员饮食的供应状况
二 闱中人员用具的供应状况
三 清代河南乡试供应的特点
乾隆至光绪年间的新进士培养方式探讨
一 新进士培养方式确定阶段——乾隆嘉庆年间
二 新进士培养方式推行阶段——道光至光绪年间
专题研究
明清之际河南地方秩序的瓦解与重建
一 明末河南官绅秩序的崩溃
二 甲乙之际明清双方在河南的对峙与经营
三 对峙局面的终结与官绅秩序的重建
四 结语
乾隆诗文中的康熙妃嫔
一
二
三
雍正朝改土归流是为了完善法治
一 鄂尔泰与雍正帝通过改土归流贯彻法治的思想
二 雍正朝完善法治的目标决定改土归流具有的性质
从不理村寨与非世袭的土司看雍正朝以后土司制度出现的新变化
一 不理村寨土司的出现
二 非世袭土司的出现
结语
“救日”与救国
一 “救日”与救国的双重危机
二 庚子国难与北京观象台的命运
三 辛丑日食的预报与应对准备
四 辛丑日食的救护、观测与记录
五 对辛丑日食的诠释与附臆
六 儿戏与大典——民智与官智的“反差”
七 荒诞习俗背后的严肃意涵
八 天象、科技与政治
文献研究
论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色
一 乡土志与乡土教科书
二 国学保存会与乡土历史教科书
三 乡土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色
《李安德日记》节译之四
1748年
读史札记
顾广圻集外题跋一则考释
一
二
三
《清太宗实录》中天聪朝史实曲笔管见
一 对汗室成员贪利行为的掩饰
二 对皇太极行叩拜之礼的讳饰
三 几点认识
清史论丛(总第33辑)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世愉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清史论丛(总第33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