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德、英、中三语对照插图版)

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德、英、中三语对照插图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集中呈现了尼采对艺术的精彩解读与分析。

内容简介

西方经典思想家对于艺术的论述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研究中仍有所欠缺。尼采的美学思想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中流砥柱,“艺术作为权力意志的体现”是尼采美学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对西方后现代及当代艺术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厚影响。然而,在中国当前的权威学术资料中缺少尼采对艺术论述的集中整理。

西方艺术美学思想史划为五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为西方现代美学阶段,包括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语言及符号学,而尼采作为现代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对现代以及现代之后的思想文化艺术均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此,对于其原著的研读翻译尤其重要。但由于尼采思想本身的晦涩语言以及后期结构的不完整性,关于尼采对艺术论述的中英双梳理与翻译暂为空白,即译著的主题。

本书选取了尼采论中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的章节,按照原著编号794—853段逐一翻译。本书没有章节式的划分,而忠于原本所使用的编号以及时间标注的排序形式,未以译者意志做任何改动、编排和划分,充分尊重尼采本人由于特殊的健康原因所造成的短碎片式的哲学思考,以及尼采集中论述权力意志作为其高表现的形态(即艺术)之观点的充分呈现。

全文总共60小节,每一小节按德文、英文、中文的顺序编排。每一小节为一个目录。一方面着手于对西方经典原著一手资料的阅读与逻辑梳理,且所选用的参考资料均使用权威版本,另一方面集中呈现尼采对艺术的精彩解读与分析。这对于艺术美学领域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作者简介

作者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序

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 794—85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附录1 尼采生平

附录2 尼采作品谱系

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德、英、中三语对照插图版)是2019年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得书感谢您对《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德、英、中三语对照插图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向上管理的艺术 电子书
有主见、有担当、能出谋划策、拼业绩、充满正能量的员工更受到上级的好评,他们逐渐成为办公室里的“新宠”。
朝夕勿忘亲令语:闽西客家的祖训家规 电子书
闽西客家的祖训家规,既是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客家村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功能。前贤时哲对此有过一定的关注,但多偏重于对祖训家规条文的搜集整理与解读,而对其反映的社会结构及功能缺乏深入的分析,尤其疏于从地域与族群的视角探讨其与社会运作的关系。有鉴于此,本书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就闽西客家祖训家规的形式、主要内容、宣讲渠道、社会功能及当代价值,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
沉默的艺术:意识科学基础理论 电子书
本书将第一次立足于数学物理,以较明确的方式尝试回应以下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是意识?意识的生物学起源是什么?未来的机器人是否有意识?
景观社会中的“异轨”与突围 ——居伊·德波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居伊·德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许多学者挥之不去的思想他者。德波的美学政治实践、情境主义国际与1968年左翼运动、景观社会批判、综合景观理论等,都成为了这批在1968年左翼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不断回溯的主题。然而,在我们过往关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过于聚焦化的研究中,而对其景观社会理论也由于缺少思想史谱系的回溯,而被视为是从天而降的作品,全景式的德波思想形象恰恰被遮蔽了。因此,本书正是要从德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