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剖析中部地区竞争优势、挖掘中部地区竞争潜力、提升中部地区竞争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撰的一部以“中部竞争力”为研究主题的皮书,由“总报告、综合评价篇、城市评价篇、产业评价篇、企业评价篇、科技教育评价篇”六大部分组成。 本书旨是通过对中国中部竞争力研究,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服务,为我国21世纪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服务。本书以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为主体,同时对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和中部地区科技教育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
作者简介
编者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6月。2002年10月通过江西省教育厅评审,成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并把它纳入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中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发挥体制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五大功能,努力打造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人才库”、“信息库”和“思想库”。2005年10月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关于区域经济、生态经济、人力资源和产业经济的突出成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5)》编委会
摘要
Abstract
前言
BⅠ 总报告
B.1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研究
BⅡ 综合评价篇
B.2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分项竞争力
B.3 中部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B.4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BⅢ 城市评价篇
B.5 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
B.6 中国中部都市圈评价
BⅣ 产业评价篇
B.7 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
BⅤ 企业评价篇
B.8 中部企业发展总态势:2013
B.9 中部企业排行榜
B.10 中部企业竞争力模型及评价
BⅥ 科技评价篇
B.11 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和指标体系设计
B.12 基于熵权法的中部科技竞争力评价
B.13 中部六省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B.14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B.15 提升中部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BⅦ 区域发展篇
B.16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驱动竞争力评价
BⅧ 附录
B.17 附录1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B.18 附录2 22个都市圈城市构成
B.19 附录3 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B.20 附录4 都市圈各评价指标对目标层的最终影响权重
B.21 附录5 中部地区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值
B.22 附录6 中部六省畜牧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B.23 附录7 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B.24 附录8 中部六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B.25 附录9 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B.26 附录10 中部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B.27 附录11 中部科技竞争力指标数据
皮书数据库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5)(中部竞争力蓝皮书)是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5)(中部竞争力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