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爱迪生到《阿凡达》,美国著名电影学者道格拉斯·戈梅里和克拉拉·帕福-奥维尔顿的这部电影史著作包罗万象,是目前市场上写得清晰、有条理和适用的教材。作为一部可读性强的入门教材,《世界电影史》不仅论及多年来重要的影片、导演及电影机构,而且也考察了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技术和接受。这部教材按历史顺序分为四个部分,以技术的变化为时间轴:第一部分考察1895—1927年的无声片时代;第二部分从声音的出现开始,从1928年到1950年;第三部分从1951年到1975年,探讨电视出现和发展后的电影;第四部分是从1975年到2010年,集中讨论家庭录像机的出现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内容简介

  作为一部可读性强的入门教材,《世界电影史》不仅论及多年来重要的影片、导演及电影机构,而且也考察了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技术和接受。

  这部教材按历史顺序分为四个部分,以技术的变化为时间轴:第一部分考察1895-1927年的无声片时代;第二部分从声音的出现开始,从1928年到1950年;第三部分从1951年到1977年,探讨电视出现和发展后的电影;第四部分是从1978年至今,集中讨论家庭录像机的出现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戈梅里,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菲利普美林新闻学院教授,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大学、乌得勒支大学客座教授。出版《谁拥有媒体》《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媒体与社会》《高端媒体》《美国广播的历史》《分享的乐趣:电影史在美国的表述》、《声音的出现:历史》等著作。克拉克·帕福·奥维尔顿(Clara Pafort-Overduin),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电影电视系主任、国际影院票房研究小组。 秦喜清: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电影学博士,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曾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伊丽斯学院做访问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早期电影史、比较电影史、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实践以及西方现当代美学思潮。曾出版专著《让-弗·利奥塔:独树一帜的后现代理论家》、《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1920—1930》、《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参与编写《中国电影史》,并发表论文、评论多篇。

  克拉克·佩福特·欧沃杜因(Clara Pafort-Overduin),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电影电视系主任、国际影院票房研究小组。

章节目录

前 言 1

鸣 谢 1

第一部分 无声电影时期(1895—1927)

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和创新 7

引 言 8

电影的诞生:魔术灯 9

托马斯·爱迪生:美国的发明家 11

放映的创新:卢米埃尔兄弟 12

专利大战和新策略 13

杂耍表演与电影放映 15

集市与电影放映 16

镍币影院的到来 16

吸引力电影 18

美国的无专利约束电影 22

世界各地的电影 24

电影发行模式 26

个案研究 1 在美国哪些人是早期电影的观众? 28

第二章 好莱坞的胜利 29

引 言 30

制片、发行、放映的中心——好莱坞 30

独立电影公司的市场控制 31

产品差异化:故事片 32

用明星吸引观众 33

制片厂:完美的制片体系 35

控制银幕:派拉蒙连锁 36

世界性发行 37

完美影院:电影宫放映 39

反对电影:进步主义者宣战 44

部分审查的到来 46

好莱坞获得社会地位 48

个案研究2 政府控制观众看什么——德国和美国的电影审查之战 51

第三章 好莱坞确立经典叙事风格 53

引 言 54

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的本质 56

导演的印记 62

好莱坞的专业人才 64

喜剧风格大师 67

被“移植”的欧洲人 71

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和声音 73

个案研究3 经典好莱坞电影制作风格的接受 74

第四章 欧洲电影 77

引 言 78

瑞典的现实主义电影 79

法国的实验派 81

立体派与电影 82

达达主义与电影 84

超现实主义与电影 84

法国印象派 85

主要的法国印象派导演 89

德国表现主义 92

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 93

知名德国导演 96

德国表现主义的持续影响 99

被遗忘的历史 101

个案研究4 卡尔·德莱叶—— 一个丹麦的独行者 103

第五章 电影的实验:苏联电影 105

引 言 106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电影 106

俄国革命:新社会的初期 108

构成主义 110

列夫·库里肖夫 111

苏联蒙太奇 112

谢尔盖·爱森斯坦:理论家和电影导演 114

现实主义实验:吉加·维尔托夫和埃丝特·舒布 115

传统主义者:费谢沃洛德·普多夫金 118

局外人:亚历山大·杜甫仁科 120

苏联蒙太奇的结束 122

个案研究5 电影史评价——以敖德萨阶梯为例 124

第二部分 好莱坞制片厂时期(1928—1950)

第六章 有声片的出现和制片厂制度 131

引 言 132

有声片的发明 132

创新和扩散 133

好莱坞的大公司 138

好莱坞的小公司 148

社会-经济的震动 15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54

个案研究6 欧洲有声片的出现:荷兰国家电影生产的胜利 158

第七章 好莱坞电影制作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59

引 言 160

有声片采纳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 160

类型与明星 165

歌舞片 167

黑帮片 169

恐怖片 171

西部片 172

喜剧片 173

战争片 174

黑色电影 175

科幻片 176

电影作者 177

制片人 178

好莱坞的技术人员 179

导 演 181

短片:新闻片和动画片 187

色彩的出现 189

第一个黄金时期的结束 190

个案研究 7 电影是如何影响电影观众的

——在口述史的帮助下重建电影和观影的意192

第八章 欧洲电影: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 193

引 言 194

专利战和语言障碍 195

法 国 197

著名法国导演 198

英 国 206

英国制片人、导演和明星 206

德 国 210

意大利 210

意大利导演 213

个案研究8 欧洲的电影观众到底喜欢什么

——在电影排片和统计学的帮助下重构观众的趣味 218

第三部分 电视时代(1951—1977)

第九章 电视、宽银幕和彩色片 225

引 言 226

好莱坞片厂新体制 226

技术创新 229

彩色宽银幕画面 231

特艺色 231

西尼俄拉玛宽银幕 232

立体电影 233

西尼玛斯柯普 233

维斯塔维兴 234

潘那维申和伊士曼彩色 235

电视上的好莱坞 235

深夜秀 236

周六晚间电影 238

电视电影 239

好莱坞片厂体制 241

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好莱坞 251

个案研究9 电影协会:电影放映的另类空间 254

第十章 好莱坞电影制作的转型 255

引 言 256

经典好莱坞电影体制的稳定性 257

好莱坞类型片中的新旧导演 259

好莱坞类型的循环 266

西部片 267

黑色电影 274

歌舞片 276

喜剧片 277

情节剧 278

1960年代的“新”类型片 280

大 片 281

个案研究10 罗宾·伍德:一个改变了好莱坞电影地位的评论家 285

第十一章 欧洲艺术电影 287

引 言 288

现代电影运动的原型:法国新浪潮 289

新浪潮美学 291

三位新浪潮导演 294

“二战”后的德国电影 300

新德国电影 302

三位新德国电影导演 303

国际电影艺术家个体 306

艺术电影时代之后 317

个案研究11 美国的艺术电影影院 318

第十二章 电影工业的不同选择: 苏联、澳大利亚、日本及东欧、南美洲 319

引 言 320

确立影响范围:好莱坞和苏联 320

东 欧 324

南美洲 334

新澳大利亚电影 337

日 本 340

个案研究12 电影节的重要性 349

第四部分 从视频到数字时代(1978—2010)

第十三章 1978年以来的当代世界电影史 355

引 言 356

中国电影 357

丹麦的道格玛95 370

印度电影 372

未 来 379

个案研究13 数字时代的电影史研究 380

第十四章 好莱坞的繁荣 381

引 言 382

六大公司 382

新放映方式——家庭视频 390

独立电影 392

仍在继续的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 397

未 来 401

个案研究14 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的接受 403

参考文献 405

片名索引 434

人名索引 449

公司索引 461

世界电影史是2016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美]道格拉斯·戈梅里。

得书感谢您对《世界电影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电影中的教育之道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经典教育电影的解读和分析,挖掘与展现教育电影中优秀教育者的人格风范、精神魅力与教育智慧,探讨教育电影促进心灵成长和生命完满的内在价值,从而加深对教育电影思想内涵与艺术风格的认识与理解。
欧美经典电影读解 电子书
一部以多视角系统研究与读解欧美经典电影类型的著作。
电影节奏—从剧作到影像 电子书
本书从剧作和影像分别着眼,结合大量影片实例,从“节奏总谱”到局部节奏效果,分析和归纳电影节奏生成的基本逻辑。
设计史 电子书
明兰主编的《设计史》共分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和中国近代艺术设计史,下篇则是工业大革命后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内容,全方位介绍世界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本书以科学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艺术设计史发展的规律,旨在诱发学生对艺术设计历史中的现象、规律进行理解与思考。本书具有独特的章节设计,每章后都提供了和本章内容相关的文献(均由著名的艺术设计理论家撰写),以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增加学习趣味,引导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