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超越线条的艺术

书法课:超越线条的艺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用哲学思维和艺术史的眼光,重构书法美学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从“书法是超越线条的艺术”这一视角出发,回答了一系列书法关键问题,例如书法艺术和普通书写有何区别?初学者该如何选帖?楷、行、草书的横为何左低右高?如何看待丑书和书法的“现代化”?书法为何难以创新?等等。

作者以笔法问题为核心,用哲学思维和艺术史的眼光,建构了一个明晰、完整、透彻的书法美学体系,揭示了书法艺术“千古不易”的美与本质,以及现当代流行的种种书法误区。又通过深入浅出的文笔和大量的字例分析帮助读者锻炼眼力,打通书法欣赏与临习的关窍。

作者简介

作者钱浩,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士、中文系博士。现为高校教师,主讲大学书法、比较文学等课程。擅长艺术哲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题名

引论 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第一章 “线条”观念从何而来?

梁启超:线美之极轨也

宗白华:贯注于一切中的“线”

林语堂:中国人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的基本概念

李泽厚:线的艺术

“线条”的捍卫者们

“线条”观念的其他成因

第二章 楷书笔画的塑形

从“之”“公”二字中找线条

结字不仅是位置问题

其他楷书笔画

第三章 “画线”的心理和表现

本质部分和非本质部分

给线条赋予情绪

对应到书法上

是“大气磅礴”还是“烂草绳”?

“浑若天成”的朴拙之美?

如何看待意趣与自由?

从“力”看对力的误解

第四章 行、草书是线条的艺术吗?

方法A

方法B

草书如果“画线”会怎样?

什么是书法的“艺术形象”?

第五章 书法艺术是怎样诞生的?

书法史从甲骨文算起吗?

汉末:书写史的重要节点

象形不必然产生艺术

毛笔:误打误撞的功臣

《非草书》所反映的审美态度

第六章 横画倾斜的奥秘

横的倾斜及其原因

“失衡”与“制衡”

从结构和笔法两方面实现制衡

和音乐里的“紧张—解决”做类比

“皆从点起”的落笔方式

楷、行、草三体可以混用

五体之间有艺术与工艺之别

第七章 书法无需神秘化

宇宙规律?

“一画”?

有意味的形式?生命意味?

“线条”理论的深化

全仗笔力?

书法水平与文化修养

第八章 入门该如何选帖?

关于选帖的几种观点

“原型—变体”

长横、短横

斜捺、平捺

竖钩

硬笔如何体现笔法

第九章 轨道居先,装饰居次?

启功的笔法观

扔出的“二”

第十章 书法因何难以创新?

纳米级的前进

从碑学运动到“现代派书法”

默默绑定的古代意味

补论 其他几种书法误区

附录1 尴尬的“连笔字”

附录2 本书作者书法作品

后记

书法课:超越线条的艺术是202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钱浩。

得书感谢您对《书法课:超越线条的艺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超越城乡:资源、机会一体化配置 电子书
从以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视角,结合中国的城乡关系,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并由此展开对城乡关系一体化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最后提出城乡综合改革的建议。
执教的语言:动作教学中的科学与艺术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教练“动作教学语言指导”的书籍。能够让你像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那样准确地运用语言,成为更受客户欢迎的教练。
涵育与超越:文化传统与鄞州近代人物 电子书
本书通过研讨、剖析鄞州独特的人文现象和历史轨迹,丰富了鄞州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开启了地方史志和民国人物研究的新境界,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
传统与超越:中国当代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深入探讨中国的家庭及家庭政策如何在超越传统局限性的同时注重传统的延续性。
人际沟通艺术(第2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为有效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而设计的,其重点是普及人际沟通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书在内容安排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全书共分12章,前4章讲述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中间6章讲述和训练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沟通技能;**后2章内容是对人际沟通能力的拓展和深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供帮助。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书提供课件、教案、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