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联盟”指主权国家对彼此安全做出互助性承诺的关系。
内容简介
联盟是一种特殊的伙伴关系。本书系统检验了现有关于联盟和伙伴关系的理论,从逻辑、方法和经验层面阐述了现有理论的特点与局限,并提出了“能力分异理论”“再结盟理论”“功能分异理论”“谈判能力理论”“协调对象理论”。
依据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外交的实践,本书阐述了5个欧洲大国和9个欧洲中小国家的联盟与伙伴关系,揭示其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本书以西方学者熟知的案例挑战了西方学者提出的经典理论,改进和完善了关于联盟和伙伴关系的理论。本书广泛利用了英文、德文、中文的原本或译本档案,检验了新理论并重构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持久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
作者黄宇兴,1987年3月生,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哈佛大学、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牛津大学、特里尔大学、中欧大学、卡特中心、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等担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多项;曾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仲英青年学者等奖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导论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局限
第一章 对既有研究的评估
第一节 大国的协作与履约
大国关系的类型
大国间军事协作
结盟大国的履约
第二节 不对称联盟的运行
不对称联盟的类型
不对称联盟的形成
不对称联盟的转型
第三节 小国集团政策协调
第二章 能力分异理论
第一节 理论假设
变量关系
案例选择
第二节 法苏联盟
第三节 英法协约
第四节 法意协定
第五节 德意联盟
第六节 德苏协定
第三章 再结盟理论
第一节 理论假设
变量关系
案例选择
第二节 法国背弃对苏联的承诺
第三节 意大利履行对德国的承诺
第四章 功能分异理论
第一节 理论假设
变量关系
案例选择
第二节 德波结盟
第三节 德匈、德罗结盟
第四节 德保结盟
第五节 德南结盟
第六节 德芬结盟
第五章 谈判能力理论
第一节 理论假设
变量关系
案例选择
第二节 法、捷、罗联盟转型
第三节 德、匈、罗联盟转型
第六章 协调对象理论
第一节 理论假设
变量关系
案例选择
第二节 小协约国的对外政策
第三节 波罗联盟的对外政策
余论
理论创新的反思
中东欧国家联盟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档案资料
相关网站
中文、汉译论著
英文论著
德文论著
后记
联盟政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外交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宇兴。
得书感谢您对《联盟政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外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