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详细分析信息的本质及信息现象的科学和哲学的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把对信息问题的思考从香农的工具层次中解放出来,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寻找能够打开思维空间的制高点和新视野。本书尝试从创新的角度独立寻找认知信息的路径和方法,对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分析工具进行归纳,以期形成适合研究主题的系统思路和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杨志刚,2004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2013年12月,电子科技情报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副研究员、副主任。2013年12月—2014年7月,信息化推进司产业信息化处副调研员。2014年7月—2017年12月,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调研员、信息经济处副处长、处长。2019年9月至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信息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 论数字化信息
一 三元世界中的信息、知识和智能
1.波普尔的三元世界观
2.其他三元世界观
3.知识和智能在三元世界中的位置
4.国内有关研究
二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1.对于数据、知识和信息的理解
2.DIK金字塔
3.结构化的理解
4.KIME正方形
三 数字化带来的变化
1.数字与数字化
2.数字化记录的信息和知识极大丰富
3.数字化计算的结构化能力不断增强
4.数字化通信网络改变人类社会
四 信息的含义及其回归
1.信息与含义的分离
2.信息的含义
3.语义信息的含义
4.含义的回归
五 信息的含义如何实现
1.人脑信息处理系统
2.情绪的回归
3.影响信息含义获取的方法
六 三元世界的变化
1.数字化信息世界快速膨胀
2.数字化信息世界动态化
3.数字化信息的流变
4.信息超载和流变带来的问题
5.应对问题的办法
6.这个新世界的名字
七 继续变化的世界
1.AI重新崛起
2.AI是否会成为新的一极
3.赛博物理系统
八 小结
第二章 关于语义信息的若干隐喻
一 信息通信网络好像公路、铁路、水路
二 电、磁、光、纸等载体(通信信号)好像汽车、火车、轮船等运输工具
三 信息的语法(符号)好像集装箱
四 信息的语义好像集装箱里装的货物
1.准备工作
2.双方商量好的情景(定向通信情景)
3.双方未商量好的情景(非定向通信情景)
第三章 论数字经济治理
一 涉及的主体和规则
二 个人信息、权利及保护
1.个人信息的性质和特点
2.个人信息的权利
3.个人信息的存在现状
4.个人信息保护的难点
5.未来个人信息及权利的意义
三 规则的修订与更新
1.旧约及向线上的延伸(旧约的修订)
2.区块链新约的乌托邦实践
3.从机——机之约到人——人之约的距离
4.新旧约的现实选择
四 AI的道德和伦理
1.道德和伦理
2.道德判断和伦理选择
3.关于AI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构建
五 语义信息的安全
六 小结
第四章 第二次分离
一 语言中的指称和逻辑
1.关于对象、名称、记号和指谓
2.关于指称
3.关于“说”和“读”
4.关于“不可说”
5.指称和逻辑
6.老子的看法
7.完全语义
二 逻辑和指称的分离
1.维特根斯坦做的分离
2.图灵做的分离
3.图灵与维特根斯坦所做分离的比较
4.乔姆斯基做的分离
5.乔姆斯基和维特根斯坦所做分离的比较
6.信息的两次分离
7.指称的通信
8.信息两次分离的意义
三 逻辑有没有含义
1.这个问题的意义
2.为什么认为逻辑是语义的一部分
3.维特根斯坦的看法
4.逻辑的客观知识特征
四 指称后面的东西为什么“不可说”?
1.指称是意义的由来
2.指称是信息传送之前的东西
3.作为摩擦力的指称和交易成本
4.维特根斯坦的努力和无奈
5.能否用逻辑研究非逻辑问题
6.逻辑和非逻辑的调和
7.语法和语义如何连接
8.作为旁证的道德两难问题
9.指称语义和逻辑语义的比较
10.用机器能否推算语义
11.还能“说”点儿什么
五 关于指称的作用的不同看法
1.维特根斯坦的看法
2.罗素和其他人的认识
3.图灵们的想法
4.乔姆斯基对指称的质疑
5.对维特根斯坦的理解
六 关于“强人工智能和AI能否获得意识”的问题
1.到底该问什么问题
2.关于自我意识及其形成
3.人类如何获得自我意识
4.关于意义和指称语义产生的猜想
5.真正该担心的事情——机器会不会“顿悟”
七 关于“顺应语境的语义迁移能力”的研究
1.直觉、暗默知识、类比和隐喻
2.波兰尼的暗默知识
3.侯世达的类比
4.隐喻——类比的表兄
5.最神秘的地方
6.批评与辩护
八 “西医”和“中医”
1.哲学治病
2.“中医”和“西医”
3.“中医”可期待吗?
附录一 《哲学研究》第156~171条
附录二 《哲学研究》第255~257条
附录三 计算机器与智能
参考文献
后记 对已知的无知
分析信息:香农、维特根斯坦、图灵和乔姆斯基对信息的两次分离是2021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志刚。
得书感谢您对《分析信息:香农、维特根斯坦、图灵和乔姆斯基对信息的两次分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