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三的香港

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因為行山穿村,我幸運地邂逅了隱藏版的香港,一個比購物和美食更獨特、更有魅力的香港。──劉克襄

【本書收錄】

獨家手繪路線圖

行前叮嚀

香港、台灣常用語對照

動、植物速寫筆記

最獨到的香港路線,體驗香港最隱祕、最有魅力的一面!

涵蓋香港新界東、西、中、北部,大嶼山,港島和南ㄚ島;26條路線,帶你走透透,看到不一樣的香港。

二○○六年秋天,劉克襄開始在香港行山,繼而體悟廣達四分之三的郊野才是香港本色!憑藉著長年走訪山野和自然觀察的經驗,他摸索出獨到的行程:

在獅子山上一覽九龍全景,那不只是登頂享受,而是看到香港的一個階段。彷彿走過一段艱辛歲月,眼前的紅塵繼續活絡地變動著。

這叢又那叢,此團或彼團,幾種杜鵑粉粉紅紅映錯著,彷彿煙火施放,在濃密的綠林中,在雲霧的起落裡,燦爛地把整個山頭點燃了。

初訪大浪灣徑,小溪悠緩流出弦月般白淨的沙灘,迤邐出森林邂逅海洋的靜寂。年輕人行經往往會驚喜浪漫好一陣。

太陽西沉,數百隻麻鷹各自飛出自己的圓圈,連結其他麻鷹的盤旋,形成壯觀的飛繞。牠們未發出任何聲音,每隻都有默契地關機了。

劉克襄率性地勾勒路線,行山穿村的內容溢出了香港現有登山指南的範疇。他以扎實的台灣經驗,道出香港的南方生態美學。

他的熱情感染了香港讀者和同行的學子,啟發他們關心家園大地。跟著劉克襄行山穿村,發現香港綠得好經典!

【非去不可推薦】

馬家輝(香港作家)

張曼娟(作家)

蔡珠兒(作家)

陳彥博(極地超馬運動員)

江秀真(華人女性登山家)

吳雲天(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理事長)

馬家輝:過去十五、六年間,劉克襄寫寫停停、斷斷續續在《明報》發表了數十篇文章,初時題材主要是台灣田園,近數載,「本土化」了,大談特談香港山水,並且談之不足,多番親自渡海前來,藉演講或教學之便,走遍港九新界的山頭、野地、市場、巷道,吃這喝那,觀這察那,然後考之查之書之記之,寫成更多的香港文章,於是,有了這本《四分之三的香港》。

香港近年流行「行山」,即是登山,用心欣賞山容峰貌;亦漸有人提倡「綠活」,用心領會田園細緻。於此,劉克襄早已是專家中的專家,走得很前很前,感謝他這幾年把注意力移放到香港,既以專家之身對田園山水查根問底,復以文學之筆為人文生態記錄詮釋,他其實參與了香港歷史的建構和發現。書裡許多文章在《明報》刊登時,備受追捧,我常聽一些親近綠色生活的香港朋友說:「不讀劉克襄的文章,我不知道原來香港也有……」之類感慨,很明顯,劉克襄讓香港人更了解香港,而當文章集合成為書本,影響必更深遠,迴響亦必更強勁更響亮。

作者简介

劉克襄,熱愛自然、喜歡塗鴉、喜歡詩,喜歡到處走走看看。博學多聞,多才多藝,寫過詩和小說,也寫過台灣史旅行研究與報導。熟識他的朋友都叫他「鳥人」,年少的夢想是憧憬於棒球、橋牌國手;在海軍當兵時,瘋狂迷上了鳥與鯨魚,而今,他是縱情山林的旅人與詩人,長期從事自然觀察旅行、拍攝與繪畫、書寫。

他有詩人易感於所在空間的生命訊息能力,深情傳達出自然觀察家感染於景物的判斷與觀察趣味。從台灣早期土地探險到鳥類的觀察,他的自然寫作,是以一顆詩人之心,畫手之筆,涵容歷史人文的思索,細膩吐蘊編織的大自然故事。

著有《山黃麻家書》(獲2012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讀物)、《消失中的亞熱帶》、《自然旅情》、《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小綠山之歌》、《小島飛行》、《不需要名字的水鳥》、《臺灣舊路踏查記》、《福爾摩沙大旅行》、《望遠鏡裡的精靈》、《11元的鐵道旅行》等。

四分之三的香港是2014年由中華書局(香港)出版,作者劉克襄。

得书感谢您对《四分之三的香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