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陈保平、陈丹燕夫妇的合著游记。同样的风景,别样的思绪。
内容简介
一对夫妇,大学时代的同窗,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爱好者,一起去俄罗斯旅行。在旅行一开始时,他们就约定,各自写自己的日记,纪录自己的感受,待到旅行结束,再交换日记。
那是1993年。他们日夜相守,去看同一个地方,吃一个锅里的食物,在枕上听到的,是同样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待到旅行结束,交换日记时,他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对俄罗斯的感受有如此大的不同。于是,他们出版了旅行日记。
二十四年过去后,他们又一起旅行去了波罗的海,在立陶宛的考纳斯,他们突然发现,这个旅行,竟是从前俄罗斯旅行的延续。于是他们决定,再重蹈当年覆辙,再分开写下旅行感受,附在当年的日记后,出版。这,就是这本书了。
作者简介
作者陈保平,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曾担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新民晚报社总编辑,其间创办《上海壹周》《外滩画报》等都市类报刊,策划编辑《顾准传》《黄河边的中国》和“三城记小说系列”等重要图书,《黄河边的中国》获2002年度上海文学艺术大奖。
陈保平在繁忙的工作中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杂文、随笔。《一颗年轻而古老的灵魂》获全国“中国潮”报告文学优秀奖。著有杂文随笔选《文人心意》、文艺随笔《读读书 看看片 聊聊天》、名家与名编丛书《中国七问》、高中选修课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1993年 俄罗斯旅行
陈保平日记 旅人心绪
1993年10月12日 晴 列车驶过贝加尔湖
1993年10月15日 阴 第一印象
1993年10月16日 雨 喝俄国酒,说俄国事
1993年10月17日 多云转阴雨 红场·列宁·传教士
1993年10月18日 多云转阴 伊琳娜的欢迎午餐
1993年10月19日 晴转阴 贵族气派与苏维埃理想
1993年10月20日 多云 一个善良的美国人
1993年10月21日 阴 文人公墓和沙皇城堡
1993年10月22日 阴 莫斯科地铁见闻
1993年10月23日 多云 夜读叶赛宁
1993年10月24日 晴 从电视塔到白宫
1993年10月25日 雪 雪中的十字架
1993年10月26日 小雪转多云 走过涅瓦河
1993年10月27日 多云转雪 冬宫与“洛东达”
1993年10月29日 多云转雪 普希金与皇村
1993年11月4日 阴转雪 在莫斯科作协做客
1994年2月8日 多云 春天别来得太快
陈丹燕日记 初雪微黄
1993年10月17日 餐桌上的绿树枝
1993年10月18日 女作家伊琳娜
1993年10月20日 杰米和雪前的深夜
1993年10月24日 不爱莫斯科
1993年10月25日 俄罗斯那微黄的初雪
1993年10月26日 那种忧伤啊
1993年10月27日 温暖的咖啡馆
1993年10月28日 卓亚
1993年10月29日 皇村
1993年10月30日 绿色的洋铁皮屋顶
1993年10月31日 我想得太累了
1993年11月1日 柴可夫斯基的拖鞋
1993年11月3日 幻想回到沙皇时代
1993年11月6日 东方列车的日与夜
1994年4月8日 晴 春天是一个事件
2017年 波罗的海三国旅行
陈保平日记 这里还是故土吗?
2017年5月27日 多云转阴转晴 破旧中的生机
2017年5月28日 多云转晴 绵绵流长的主题:穷人
2017年5月29日 阴转晴 年轻一代的理想国
2017年5月30日 阴转晴 “苏联”在旧木箱里
2017年5月31日 晴转阴雨 令人震撼的“十字架山”
2017年6月1日 多云转阴 穿民族服装的女子
2017年6月2日 多云 独一无二的手艺
2017年6月3日 小雨 黑猫与飞艇仓库
2017年6月5日 小雨 爱沙尼亚的芬兰宾馆
2017年6月6日 晴 克格勃展览与元首会见
2017年6月9日 晴 赫尔辛基的社会主义
陈丹燕日记 我们经过的时间
2017年5月 立陶宛:丁香树下的那个肩膀
2017年5月 拉脱维亚:普希金又浮上心间
2017年6月 爱沙尼亚:在白夜里睡不着的
别册
消失的存在
我的两个学生
这一次,我们一起驶过贝加尔湖
去北地,再去北地是2018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陈丹燕。
得书感谢您对《去北地,再去北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