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张爱玲、王国维、徐志摩、鲁迅、郁达夫等近三十位民国大师的乱世爱情。

内容简介

读一首诗词,品一段情爱故事,总有一种情怀适合你。本书集纳了30位民国大师级人物的爱情故事,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他们都曾纵横江湖,最后却爱成了凡夫俗子。每一个故事,都由一首诗词引发,诗词是楔子也是中心语,引出一个个宛转曲折、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诉尽离愁别怨,人间冷暖,浓缩她(们)和他(们)一生的悲喜。

作者简介

作者何滟,笔名何小禾,女,80年代生人。资深撰稿人,擅长情感、励志类写作及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代表译著有《物种起源》《资本论》《草原帝国》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第一卷 深情篇——情不知所起,往而深

昨夜人双笑——俞平伯与许宝钏

百年好合休嫌晚——吴作人与萧淑芳

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与许广平

两情一命永相怜——张伯驹与潘素

天若有情天亦老——杨宪益与戴乃迭

长记心头人影——唐圭璋与尹孝曾

那时能记今生否——王国维与莫氏

第二卷 柔情篇——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卷帘人对牡丹开——史量才与沈秋水

长笺裁尽未成书——章太炎与汤国梨

肠断江山半属人——张默君与邵元冲

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与张兆和

别泪倘随归思绝——朱生豪与宋清如

故人一去绝音息——庐隐与李唯建

第三卷 伤情篇——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总负伯牙心——秋瑾与王廷钧

阿娘真个几时归——郁达夫与王映霞

陌上空歌缓缓——吕小薇与郭衡九

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徐志摩与陆小曼

他的过去里没有我——张爱玲与胡兰成

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朱湘与刘霓君

梦余无迹认悲欢——终身未嫁吕碧城

第四卷 多情篇——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我非爱你不可,非和你往来不可——白薇与杨骚

谁知离恨多——萧红与三郎

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与百助

遥计他生,谁信他生?——黄侃与黄菊英

一幅新愁和泪书——李叔同与李苹香

离合悲欢各有缘——吴宓与毛彦文

依约旧时歌舞地——风月无边袁克文

附录一 徐志摩情书选

附录二 朱生豪情书选

内容简介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是2016年由博集天卷出版,作者何滟。

得书感谢您对《若无相见,怎会相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电子书
“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3册):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元明清卷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