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对“修昔底德陷阱”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内容简介
自2012年起,大国新型关系的构建就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国际社会之所以讨论一中国为主动者提出的这一个新理念,某种程度上是试图解答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到底走向何方的困惑?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崛起的新兴强国,中国的国际战略与政策尤其令人关注。而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和思路之所以重要,可能更为根本的是,美国作为霸主做出了令人困惑的回应。一方面,中美总体在不对抗不冲突上达成了共识,即规避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修昔底德陷阱”。2010年,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借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描述,创造出了这一概念,断定崛起国和守成国的关系总体上是恶性的,最终走向战争的居多。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在话语体系中使用了这一术语。美国政府对此的理解当然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作者简介
作者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日本早稻田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国际关系)。2009-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2011年至今,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外直接投资、东亚与美国。主要著作:《管控投资自由化:美国应对日本直接投资的挑战(1985-1993年)》(专著)、智库报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产业转移》与《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规环境》,译著《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思想史》《红星照耀太平洋》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及ChinaEconomicReview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主编简介
前言
一 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政策
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态分析
中国—欧盟关系中的身份问题
新型大国关系、共同发展与中国外交新理念
二 国别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新领导与中国对外政策和中美关系前景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前景与中国的应对
亚太地缘政治新均衡与中美关系
新兴多极世界中的中美关系
安倍外交的特征 ——以“祖父遗传”为中心的解读
安倍政权的外交政策与中日关系
“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中日比较的视角
基于澳大利亚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三 新型大国关系与秩序变革
东亚民族主义勃兴与中国周边关系的转型
南海问题对中国—东盟新型关系构建的影响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
区域公共产品供求关系与地区秩序及其变迁 ——以东亚秩序的演化路径为案例
未来十年亚太秩序构想
东亚秩序:研究议题还是现实问题?
后记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钟飞腾。
得书感谢您对《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