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显病灶与隐病灶

慢性病的显病灶与隐病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书中以整合思维的方式重新审视慢性病的形成机制,抛砖引玉,激发医疗界在理论上创新慢性病的概念,在临床上创新慢性病的疗法。

内容简介

多数慢性病除了存在被确诊的显病灶以外,至少还存在另一处与此显病灶直接相关的隐病灶。隐病灶大多因周围神经传导功能被阻滞所致,而且总处在与显病灶所在组织、器官直接相连的血液循环通路或神经传导通路的上游,制约着显病灶的痊愈。事实证明,同时治疗隐病灶和显病灶能显著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慢性病康复也就不慢了。这是作者在多年诊治慢性病的过程中,以触诊法进行探索,反复实践验证获得的认识。经验表明,综合应用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可有效消除周围神经传导功能阻滞,逐步恢复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功能,促进慢性病的康复。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Foreword

中文部分

1 概述

2 用整合思维审视慢性病

2.1 阻滞引起机体功能失衡,失衡导致慢性病

2.2 以整合思维认识生理和病理

2.3 从中西医学基础理论认识保持机体功能平衡的重要性

2.4 血液循环阻滞处通常成为显病灶

2.5 周围神经传导功能阻滞处多成为隐病灶

3 治疗慢性病的关键是要同时治疗显病灶和隐病灶

3.1 隐病灶的基本分布规律

3.2 隐病灶的主要特征

3.3 诊断隐病灶的方法

3.4 几种慢性病的隐病灶举例

4 慢性病的治疗方法及思考

4.1 慢性病治疗的观念要与时俱进

4.2 慢性病治疗方法简介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部分

1 Summary

2 Examine chronic diseases with integrative thinking

2.1 Blockage causes imbalance of body functions, which results in chronic diseases

2.2 Understand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with integrative thinking

2.3 The importance of functional homeostasis from the basic theories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4 Blockage of blood circulation usually led to sensible foci

2.5 Blockages at peripheral nerves often evolve into hidden lesions

3 The key to treat chronic diseases is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sensible foci and hidden lesions

3.1 The basic distribution rules of hidden lesions

3.2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hidden lesions

3.3 Diagnostic methods for hidden lesions

3.4 Examples of hidden lesions of several chronic diseases

4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4.1 The concept of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should progress with time

4.2 Introduction to therapeutic methods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

慢性病的显病灶与隐病灶是2016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振亚。

得书感谢您对《慢性病的显病灶与隐病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态恢复与流域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电子书
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大规模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中国实践、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准备等。
生命与脑:意识与脑的协奏曲 电子书
本书探索人脑及意识的奥秘,脑神经群体运算是解密关键。
空间回归模型的理论应用与扩展 电子书
空间回归模型是空间经济学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全新拓展,其对空间结构的检验和空间关系的衡量弥补了传统计量经济领域空间同质性研究的不足,为研究现实经济现象的空间异质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书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前沿,创新性地引入wu-hausman统计量和空间回归模型对中国FDI的空间格局以及空间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多类型空间回归模型在应用领域的拓展。
数学建模33讲:数学与缤纷的世界 电子书
一本别开生面的数学建模科普读物。
地学、哲学与社会:走向思辨的地学之旅 电子书
本书对地学科学思想、地学史及其渊源、地学科学哲学、地学科学方法论和地学与社会关系等,做了全方位的探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