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大量数据,对我国的生态系统保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中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维度,利用我国各省份和世界国别数据,定量刻画出近几十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并进行国别对比分析。进而,评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采取的可持续管理政策和举措,以期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提供可借鉴之处。
作者简介
作者孙若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和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研究所,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编委会
总序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概述
一 陆地生态系统构成
二 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 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四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陆地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议程
一 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演进
二 环境与发展的“共赢”
三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具体目标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进程
一 经济建设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
二 生态文明战略布局
第二章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第一节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变化
一 全国森林覆盖率变化的分析
二 各省份森林覆盖率变化的分析
三 人均天然林蓄积量
第二节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森林覆盖率变化
一 各个国家和地区森林覆盖率的水平和分布
二 各个国家和地区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三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森林覆盖率变化
四 OECD国家和地区森林覆盖率变化
五 森林覆盖率变化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政策和项目
一 确立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政策目标
二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三 开展重大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恢复工程
第三章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第一节 草原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分布
一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的分布
二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类型
三 世界主要草原国家的草地面积
第二节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质量的变化
一 草地退化
二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的变化
三 中国草地等级的变化
第三节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政策与项目
一 草畜平衡管理
二 草原生态建设工程
三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第四章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状况与可持续管理
第一节 荒漠生态系统和土地荒漠化
一 荒漠生态系统
二 中国荒漠的分布
三 土地荒漠化
第二节 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状况
一 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
二 各省份土地荒漠化与沙化面积的变化
三 中国土地荒漠化与沙化的挑战
第三节 土地荒漠化的防治与可持续管理
一 国际合作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二 中国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法律和政策
三 中国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项目和技术
第五章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第一节 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一 湿地的概念
二 中国湿地的类型
三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退化
四 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状况
第二节 中国湿地的状况
一 全国湿地面积的变化
二 全国湿地类型的变化
三 各省份湿地面积
四 各省份的湿地率
第三节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
一 湿地保护的政策
二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
三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保护区状况的分析
一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 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数量现状
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特征
四 各省份国家级陆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五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第二节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
一 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念
二 美国国家公园的数量和分布
三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案和行动
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二 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三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战略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呈现表面上总体向好态势
二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压力依然很大
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经验与挑战并存
四 应重视森林覆盖率水平与自然地理禀赋的相匹配性
第二节 中国加强落实SDGs的前景展望
一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与SDGs的高度一致性
二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实现SDGs的难点与差距
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加强落实SDGs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索引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若梅。
得书感谢您对《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