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台湾知名学者郭岱君撰写的一部关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经济转型的专著。

内容简介

许多人误以为台湾生来就是市场经济,其实不是。

1949年国民党撤退至台湾时,台湾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2/3以上的产业为公营,政府严格管控着各种经济资源与活动。当时的台湾,农业生产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对外贸易几乎停顿,可谓危机四伏。

令世人惊诧的是,国民党竟然很快在台湾站稳脚跟,10年间经过一连串大规模财经改革,使台湾经济脱胎换骨,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而且是个效率高、生产力强的现代化市场经济。这一连串的改革与转型,造就了台湾长达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并带动社会及政治的转型。

那么,这场革命性的经济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决策者如何突破重重阻力?公营企业该如何改革?私营企业又该如何发展?这其中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政策竞争,甚至政治斗争?

本书一一揭开谜团。她参用现存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国民党党史数据(微缩胶卷)以及几位国民党领导人物的个人数据,再加上作者对当年参与经济建设的老兵的口述访问得到的宝贵史料,让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浮出水面。

作者简介

作者郭岱君,现任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专研经济发展、中国政经现势、近代中国历史档案研究。曾担任史丹福大学东亚研究所讲座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讲座、中华民国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兼新闻秘书、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副教授、行政院新闻局驻波士顿办公室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高效的市场经济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为什么没发展出高效的市场经济?

1949年后两岸实行两种制度

台湾经济转型的故事

第一章 台湾的新统制经济(1945~1949)

陈仪与国民党的经济理念

陈仪的台湾新统制经济

二二八事件

事件导致经济体制的反省

国民党有限的经济改革

内战失利,蒋介石下野

黄金、学人、文物、档案运往台湾

彻底反省,决心改革

台湾财政困难,经济失衡

第二章 将革命事业从头做起:国民党的改造、土地改革、地方自治

革命实践研究院:思想改造、重塑国民党

党的改造

CC系不合作,处处牵制

中山堂同哭

派系不合,纷争不断

终结派系,彻底改造国民党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

把CC系和二陈权力连根拔起

中央改造委员会

陈诚开始铁腕改革

地方自治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直接选举

台中市长选举,蒋介石天人交战

土地改革

三七五减租,农村生活立刻改善

公地放领,百万人民受惠

耕者有其田政策,遇到困难

土改政策有配套措施

第三章 第一次财经大辩论:计划经济还是自由经济?

重建台湾经济

生管会,尹仲容崭露头角

深受宋子文影响

尹仲容时代: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

独排众议,发展纺织工业

特立独行的尹氏作风

生管会职权扩大,主导其他机构

一本书改变了尹仲容

“经济安定委员会”

工业委员会

发展进口替代工业

幸运宠儿:台湾塑料公司

第一次财经大辩论

耕者有其田政策激起经济大辩论

最大的反对派来自国民党内部

尹仲容为政策辩护声泪俱下

蒋介石开始改变了

尹仲容积极推动民营企业

嫌贫又怕富:换头脑何其不易

民营政策“法制化”

扬子木材案,民营化受挫

公营企业派复辟

为什么会发生“扬子案”?

大辩论带来反思及共识

第四章 第二次财经大辩论:如何推动外汇贸易改革?

保护及管制阻碍成长

两个选择,何去何从?

美国经济顾问团报告书

蒋硕杰、刘大中另提建议

第二次财经大辩论

尹仲容复出,挑起外汇贸易辩论

外汇贸易改革是争论的关键

改革牵涉岛内政经势力的消长

外汇贸易研究小组

大刀阔斧的外汇贸易改革

外汇政策从管制进口改为鼓励出口

士为知己者死:积极改革,舍我其谁

“财政部只有严部长一个人赞成!”

严、尹、杨,财经铁三角

第五章 第三次财经大辩论:是否推动全面的改革?

“美援会”挑大梁,尹仲容再展长才

一次不彻底的改革

美援政策变化,亟须进一步改革

郝乐逊警告美援即将终止

削减防务预算,台湾与美国攻防

郝乐逊八点财经改革建议:临门一脚

十九点财经改革措施

严家淦想出一条妙计

党政官员对深化改革充满疑惧

需要一个全面的社会革新运动

“过去十年台湾经济发展的最大失着,是没有发动一个全面性的革新!”

包裹“立法”:“奖励投资条例”

第六章 改革的推手:政治领导与财经官僚

陈诚:刚毅果决的政治领导和经济决策者

果敢睿智,能在困难中做决策

知人善任,尊重专业

只有陈诚能用尹仲容!

重用严家淦掌财政

开明开放,支持创新思想

尹仲容:台湾经济改革总设计师

呼吁开放政策,扛起改革大旗

以管制经济的手段推动市场经济

孤立于官僚集团和特殊势力之外

严家淦:圆润务实的协调者

功成不居的谔谔君子

两任“财政部长”,支持财经改革

欣赏尹仲容,转变对经济的看法

严尹搭配,关键中的关键

杨继曾

与陈诚渊源深厚

尊重利润动机与价格机制

三位能干的Y先生:严、尹、杨

任显群、徐柏园、俞鸿钧

财经官僚,学贯中西

杰出的经济学家

美援公署顾问

第七章 政治领袖、制度转型、新市场经济兴起

高效市场经济兴起

如何解释台湾独特的发展经验?

台湾经济顺利转型的秘诀

一、政治领导的决心和魄力

二、财经大辩论使政经领导转变观念

三、政经领导确定自己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四、才德兼备的技术官僚

五、雪耻图存的共同信念

六、清廉的决策当局

七、杰出的经济学家

八、美援及美国顾问的影响

难得的经济改革历程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是2015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郭岱君。

得书感谢您对《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修订版):镜鉴兴衰三千年 电子书
本书完整记录了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的改革历程。
当代河南航运发展史:1949—2010年 电子书
本书上限1949年,下限2010年,按照6个时期进行记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调整国民经济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创时期、改革开放转型时期、21世纪初科学发展时期。
游说的故事 电子书
1815年,美国结束了1812年英美战争,外患已消。1861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部州叛乱,内战爆发。而在这期间,美国的制造商、农场主和议员之间,则围绕着关税政策,发生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对于这个当时关注度仅次于废奴的焦点话题,保护主义者和自由贸易者各执一端,奔走呼号,游说随之而生,并从业余走向专业,影响了关税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本书依托翔实的资料,娓娓道来这一时期美国国会的内部运作,国会内外
支付的故事 电子书
现金会消失吗?业务不断被蚕食的当下,银行的作用何在?金融犯罪分子与监察机构的“攻防战”如何不断升级?为何支付方式越方便,人们花钱越多?为何各国、各家银行卡、信用卡年费不一致?支付便捷与隐私安全之间如何保持平衡?数字货币将往何处去?……追踪金钱流转的路线与模式,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地理与权力逻辑,洞见新型支付手段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图说胶济铁路故事 电子书
本书揭示了胶济铁路的发展历程,从它的诞生、修建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人民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