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考古三十年

海南考古三十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由于所处地理区位的特殊性,海南考古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和版图上一直占有独特的地位。

内容简介

三十年来,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使海南考古不断成为中国考古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话题,本书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总结了海南考古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全面梳理学科研究的成果,提供了最新的考古材料,探讨了海南考古学文化的基本问题,解决学科发展中的难题,使海南考古的过去为现在和将来服务,并使海南考古为大众所知。

本书第一章回顾了海南考古的历史,第二章介绍了海南考古三十年来考古工作的发展历程,第三章通过海南省的文物遗存中的重要考古发展展示了海南考古三十年取得的重大成果,第四章评述了海南考古的学术建设和研究现状。第五章探讨了海南考古研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陈江,男,汉族,1961年生于海南省临高县。现任海南省博物馆馆长、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毕业于中山大学考古专业,2016年度文化部优秀专家。长期从事展陈设计、文物征集与保护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海南省博物馆出版物·甲种

考古热门地带(序)

前言

第一章 海南建省前的考古工作回顾

第二章 海南考古三十年工作概述

第一节 配合基本建设工程、文物普查和抢救性发掘的考古工作

第二节 为探讨、完善学术课题而进行的相关重点调查和主动发掘

第三节 围绕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开展的水下考古工作

第三章 海南的重要考古发现

第一节 海南的地理和生态环境

一、地理

二、气候和生态

第二节 海南考古发现的重要文物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三、汉代

四、隋唐-宋元

五、明清时期

六、海南水下考古的重要发现

第四章 海南考古综述

第一节 海南考古工作述要

第二节 海南史前考古研究

一、海南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二、海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三、海南岛早期居民来源问题研究

第三节 海南历史时期考古研究

一、文物专题研究

二、城址考古研究

三、海南墓葬研究

四、海南岛的海防考古

五、盐业考古研究

第四节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水下考古研究

一、文物专题研究

二、南海诸岛历史遗迹研究

三、水下考古工作方法和“华光礁1号沉船”复原研究

四、出水文物保护研究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海南考古所取得的成绩

第二节 海南考古存在的问题

一、考古工作要求高,专业人员少,任务繁重

二、地方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工作不均衡

三、田野调查和发掘方法需要改进和规范

四、研究工作滞后

第三节 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南考古三十年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江。

得书感谢您对《海南考古三十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藏的岩画考古 电子书
西藏岩画的早期发现集中在20世纪的前40年,发现者大都是在西藏境内进行考察的外国学者。中国对西藏岩画的考古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拉开帷幕。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队在藏西日土县境内发现了鲁日朗卡、任姆栋、阿砻沟这三处古代岩画点,在国内外岩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对岩画的年代、绘画方法、内容、风格等研究都有新的突破。
浙江汉六朝考古 电子书
从文物中寻找汉六朝浙江的社会风尚。
考古学集刊(第23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3集。
考古学集刊(第20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0集。
考古学集刊(第21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