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延安时期,共产党重视社会建设,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积累丰富经验。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但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过程中非常重视社会建设。首先,通过制定符合地区特点、时代条件的政策,化解社会矛盾,构建新型阶级关系,促进党与民、军与民、政与民的和谐相处;其次,在社会建设实践方面,发动群众、改善民生,禁绝鸦片、扫除迷信,吸收移民、救助贫困,打击土匪、惩治犯罪,解放妇女、移风易俗;最后,边区社会建设成效卓越、经验丰富,体现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为我国当前社会建设提供了借鉴。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 “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系列丛书总序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二 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与延安精神
一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促成因素
二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三 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实践(一)
一 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二 健全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三 打击土匪敌顽,维护公共安全
第四章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实践(二)
一 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扫除文盲
二 优待烈、军、工属,稳定前方军心
三 消除民族隔阂,推动民族团结
第五章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实践(三)
一 取缔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
二 禁绝鸦片吸食,改造闲散人员
三 保障妇女权益,提倡婚姻自由
四 发展医疗卫生,改善健康条件
第六章 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 延安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 延安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三 延安精神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延安精神与社会建设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田建军。
得书感谢您对《延安精神与社会建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