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附光盘)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附光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硬件工程师编写,首先讲解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等十几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实用知识(结构功能、表示符号、分类、标注方法等);然后总结了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好坏检测、选配与代换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另外,本书还结合大量的实训内容,讲解了使用数字万用表和指针万用表检测电路板中的元器件的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

章节目录

第1章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1.1 万用表使用方法 1

1.1.1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 1

1.1.2 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2

1.1.3 指针万用表的结构 3

1.1.4 指针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4

1.1.5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5

1.1.6 万用表测量实战 5

1.2 电烙铁使用方法 9

1.2.1 电烙铁的分类 9

1.2.2 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11

1.3 吸锡器使用方法 12

1.3.1 吸锡器简介 12

1.3.2 吸锡器的使用方法 12

1.4 热风焊台使用方法 13

1.4.1 热风焊台的简介 13

1.4.2 热风焊台使用注意事项 13

1.4.3 热风焊台的使用方法 13

1.5 清洁及拆装工具 16

1.5.1 清洁工具 16

1.5.2 拆装工具 16

第2章 电阻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2.1 电阻器的功能及分类 18

2.1.1 电阻器的定义及功能 18

2.1.2 电阻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18

2.1.3 电阻器的分类 19

2.2 电阻器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

解读 24

2.2.1 电阻器的命名 24

2.2.2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5

2.2.3 电阻器标注方法解读 26

2.3 电阻器的特性与作用 28

2.3.1 电阻器的分流作用 28

2.3.2 电阻器的分压作用 28

2.3.3 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28

2.3.4 普通电阻的基本特性 29

2.4 电阻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29

2.4.1 电阻器的串联 29

2.4.2 电阻器的并联 29

2.4.3 电阻器的混联 30

2.5 电阻器应用电路分析 30

2.5.1 限流保护电阻电路分析 30

2.5.2 基准电压电阻分级电路分析 30

2.6 电阻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31

2.6.1 如何判定电阻断路 31

2.6.2 如何判断阻值减小 32

2.7 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32

2.7.1 固定电阻的检测方法 32

2.7.2 熔断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33

2.7.3 贴片式普通电阻的检测方法 33

2.7.4 贴片式排电阻的检测方法 34

2.7.5 压敏电阻的检测方法 35

2.8 电阻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36

2.8.1 固定电阻代换方法 36

2.8.2 压敏电阻器的代换方法 36

2.8.3 光敏电阻的代换方法 36

2.8.4 熔断电阻的代换方法 36

2.9 电阻器检测维修实训 37

2.9.1 柱状固定电阻的检测实训 37

2.9.2 贴片电阻器检测实训 43

2.9.3 贴片排电阻器检测实训 46

2.9.4 熔断电阻的检测实训 55

第3章 电位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3.1 电位器的基本知识 58

3.1.1 电位器构造及功能 58

3.1.2 电位器的表示符号 59

3.1.3 电位器的分类 59

3.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61

3.2.1 电位器的命名 61

3.2.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62

3.2.3 电位器的标注方法 63

3.3 电位器的作用 63

3.3.1 电位器的调压作用 63

3.3.2 电位器用作变阻器 64

3.3.3 电位器用作电流控制器 64

3.4 电位器应用电路分析 64

3.4.1 双声道音量控制电位器电路

分析 64

3.4.2 台灯光线控制电位器电路

分析 64

3.5 电位器电路常见故障详解 65

3.5.1 电位器转动噪声大故障原因

分析 65

3.5.2 电位器内部开路故障维修 65

3.6 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5

3.6.1 普通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5

3.6.2 带开关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6

3.6.3 双连同轴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6

3.7 电位器的选配代换方法 66

3.7.1 根据使用要求选用电位器 66

3.7.2 合理选择电位器的电参数 67

3.7.3 根据阻值变化规律选用

电位器 67

3.8 电位器检测维修实训 67

3.8.1 视听法检测电位器实训 67

3.8.2 开路法检测电位器实训

(指针万用表) 68

3.8.3 开路法检测电位器实训(数字万用表) 73

第4章 电容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4.1 电容器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78

4.1.1 电容器简介 78

4.1.2 电容器的表示符号 79

4.1.3 电容器的分类 79

4.2 电容器的命名、重要参数及标注

方法解读 82

4.2.1 电容器的命名 82

4.2.2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83

4.2.3 电容器参数表示方法解读 84

4.3 电容器特性与作用 85

4.3.1 特性1:电容器的隔直流作用 86

4.3.2 特性2:电容器的通交流作用 86

4.4 电容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87

4.4.1 电容器串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87

4.4.2 电容器并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87

4.4.3 电容器混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88

4.5 电容器应用电路分析 88

4.5.1 高频阻容耦合电路分析 88

4.5.2 旁路和退耦电容电路分析 89

4.5.3 滤波电路分析 89

4.5.4 电容分压电路分析 90

4.6 电容器常见故障判断 90

4.6.1 电容容量变小故障判断分析 90

4.6.2 电容器开路故障判断分析 90

4.6.3 电容器的短路与漏电故障判断分析 90

4.7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91

4.7.1 固定电容器检测方法 91

4.7.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94

4.7.3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97

4.7.4 贴片电容的检测方法 97

4.7.5 贴片排电容的检测方法 100

4.8 电容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03

4.8.1 普通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103

4.8.2 电解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103

4.8.3 可变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103

4.8.4 电容器选配代换时的

注意事项 103

4.9 电容器检测维修实训 104

4.9.1 直插式普通电容器的

检测实训 104

4.9.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109

4.9.3 贴片电容的检测方法 112

4.9.4 贴片排电容的检测方法 118

第5章 电感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5.1 电感器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131

5.1.1 电感器的功能 131

5.1.2 电感器的表示符号 132

5.1.3 电感器的分类 132

5.2 电感器的命名、重要参数及标注

方法解读 134

5.2.1 电感器的命名 134

5.2.2 电感器的参数 135

5.2.3 电感器的标注方法 136

5.3 电感器的特性与作用 137

5.4 电感器的串联和并联 138

5.4.1 电感器的串联 138

5.4.2 电感器的并联 138

5.5 电感器应用电路分析 138

5.5.1 电感滤波电路分析 138

5.5.2 抗高频干扰电路分析 139

5.5.3 电感分频电路分析 139

5.5.4 LC谐振电路分析 139

5.6 电感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140

5.6.1 电感器断路故障判断 140

5.6.2 电感量不足故障判断 140

5.7 电感器的检测方法 140

5.7.1 普通电感器的检测方法 140

5.7.2 贴片电感的检测方法 143

5.8 电感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44

5.9 电感器检测维修实训 145

5.9.1 磁棒/磁环电感器检测实训 145

5.9.2 电源滤波电感器检测实训 149

5.9.3 封闭式电感器检测实训 154

第6章 变压器的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6.1 变压器的功能及分类 158

6.1.1 变压器的介绍 158

6.1.2 变压器的表示符号 158

6.1.3 变压器的分类 159

6.2 变压器的重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160

6.2.1 变压器的命名 160

6.2.2 变压器的常用参数 161

6.2.3 变压器的标注方法 162

6.3 变压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63

6.3.1 变压器的作用 163

6.3.2 变压器的结构 163

6.3.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63

6.4 电源变压器应用电路分析 163

6.5 变压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164

6.5.1 变压器初级或次级线圈出现

开路故障判断 164

6.5.2 变压器内部线圈发生短路故障判断 164

6.5.3 变压器漏电故障判断 164

6.5.4 变压器发热故障判断 164

6.5.5 变压器响声大障判断 164

6.5.6 变压器线圈返潮故障判断 164

6.6 变压器的检测方法 165

6.7 变压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65

6.7.1 电源变压器选配与代换方法 165

6.7.2 行输出变压器选配与代换

方法 165

6.7.3 中频变压器选配与代换方法 165

6.8 变压器的检测维修实训 166

6.8.1 检测电路板中的电源变压器实训(数字万用表) 166

6.8.2 检测电路板中的电源变压器实训(指针万用表) 173

第7章 二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7.1 二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179

7.1.1 认识二极管 179

7.1.2 二极管的构造及其单向

导电性 180

7.1.3 二极管的符号 180

7.1.4 二极管的分类及作用 181

7.2 二极管的命名、主要参数与

标注方法 183

7.2.1 二极管的命名 183

7.2.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84

7.3 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 184

7.3.1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分析 184

7.3.2 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分析 185

7.4 二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185

7.4.1 二极管的开路故障判断 185

7.4.2 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变大故障

判断 185

7.4.3 二极管的击穿故障判断 186

7.4.4 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减小 186

7.5 二极管的检测维修方法 186

7.5.1 普通二极管检测方法

(数字万用表) 186

7.5.2 普通二极管的检测方法

(指针万用表) 190

7.6 二极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92

7.6.1 检波二极管的选用 192

7.6.2 整流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2

7.6.3 稳压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2

7.6.4 开关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3

7.6.5 变容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3

7.7 二极管的检测维修实训 193

7.7.1 电路板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实训 193

7.7.2 电路板中的整流二极管的检测

实训 196

7.7.3 电路板中的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实训 199

第8章 三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8.1 三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205

8.1.1 三极管的结构及功能 205

8.1.2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 206

8.1.3 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 206

8.1.4 三极管的分类 207

8.1.5 几种电路中常见的三极管 207

8.2 三极管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

解读 209

8.2.1 三极管的命名 209

8.2.2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10

8.3 三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210

8.3.1 三极管的断路故障判断 210

8.3.2 三极管的击穿故障判断 210

8.3.3 三极管的热损坏故障判断 210

8.4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210

8.4.1 三极管极性的检测方法 210

8.4.2 三极管好坏判断方法 211

8.5 三极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12

8.6 三极管检测维修实训 212

8.6.1 如何区分三极管的类型 212

8.6.2 判断三极管的极性实训 216

8.6.3 电路板上三极管检测实训 220

第9章 场效应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9.1 场效应管实用知识 232

9.1.1 认识场效应管 232

9.1.2 场效应管在电路中的图形

符号 233

9.1.3 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

原理 233

9.1.4 场效应管的识别 235

9.2 场效应管的重要参数 236

9.2.1 夹断电压 236

9.2.2 开启电压 236

9.2.3 直流输入电阻 236

9.2.4 饱和漏电流 236

9.2.5 漏源击穿电压 236

9.2.6 栅源击穿电压 237

9.2.7 跨导 237

9.2.8 最大漏源电流 237

9.2.9 最大耗散功率 237

9.3 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 237

9.3.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场效应管的方法 237

9.3.2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场效应管的方法 237

9.4 场效应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38

9.5 场效应管检测修实训 238

9.5.1 场效应管检测实训

(数字万用表) 238

9.5.2 场效应管检测实训

(指针万用表) 242

第10章 晶闸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10.1 晶闸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246

10.1.1 认识晶闸管 246

10.1.2 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47

10.1.3 晶闸管的电路符号 247

10.1.4 晶闸管的分类 247

10.2 晶闸管的命名和重要参数 248

10.2.1 晶闸管的命名 248

10.2.2 晶闸管的重要参数 249

10.3 晶闸管的检测方法 250

10.3.1 识别单向晶闸管引脚的

极性 250

10.3.2 单向晶闸绝缘性检测方法 250

10.3.3 单向晶闸管触发电压的检测

方法 250

10.3.4 识别双向晶闸管引脚的

极性 250

10.3.5 双向晶闸管绝缘性检测

方法 251

10.3.6 双向晶闸管触发电压的

检测方法 251

10.4 晶闸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51

10.5 晶闸管的检测维修实训 251

10.5.1 电路板中单向晶闸管的检测

实训 251

10.5.2 电路板中双向晶闸管的检测

实训 260

第11章 晶振的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11.1 晶振的实用知识 270

11.1.1 认识晶振 270

11.1.2 晶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270

11.1.3 晶振的表示符号 271

11.2 晶振的种类 271

11.2.1 普通晶体振荡器 271

11.2.2 恒温晶体振荡器 271

11.2.3 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272

11.2.4 压控晶体振荡器 272

11.3 晶振的命名方法和重要参数 273

11.3.1 晶振的命名方法 273

11.3.2 晶振的重要参数 273

11.4 晶振的检测方法 274

11.5 晶振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74

11.6 晶振的检测维修实训 275

11.6.1 晶振两脚电压测量实训 275

11.6.2 测量晶振两引脚对地电阻

实训 278

11.6.3 开路检测晶振实训 279

第12章 集成电路的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12.1 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282

12.1.1 认识集成电路 282

12.1.2 集成电路的优点 282

12.1.3 集成电路的分类 283

12.2 集成电路的命名及重要参数 284

12.2.1 集成电路的命名 284

12.2.2 集成电路的重要参数 285

12.3 集成电路的引脚分布 286

12.3.1 单列直插式集成电路引脚的

分布规律 286

12.3.2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引脚

分布规律 287

12.3.3 扁平矩形集成电路的引脚

分布规律 287

12.4 集成稳压器 287

12.4.1 集成稳压器简介 287

12.4.2 集成稳压器的表示符号 288

12.5 集成运算放大器 288

12.5.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介 288

12.5.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表示

符号 289

12.6 数字集成电路 289

12.6.1 门电路 289

12.6.2 译码器 291

12.6.3 触发器 291

12.6.4 计数器 292

12.6.5 寄存器 292

12.7 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293

12.7.1 集成电路检测的注意事项 293

12.7.2 集成电路检测的通用方法 293

12.7.3 集成稳压器的检测与好坏

判断 293

12.7.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检测与

好坏判断 294

12.7.5 数字集成电路的检测与好坏

判断 294

12.8 集成电路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94

12.9 集成电路检测维修实训 295

12.9.1 集成稳压器的检测实训 295

12.9.2 数字集成电路的检测实训 299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附光盘)是2017年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红军。

得书感谢您对《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附光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 提高篇 第2版 电子书
典型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讲解 覆盖常见的电子电路 摒弃复杂公式与理论,夯实电子技术 视频讲解,手机扫码即看 ·基础起点低 中学文化即可阅读本套丛书 ·语言通俗易懂 书中少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帮助读者理解,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与繁琐的公式推导,便于初学者学习。 ·内容解说详细 由于自学时缺乏指导,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对书中的知识技能进行详细说明,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 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展现内容。 ·内容安排符合认识规律 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确定各章节内容的先后顺序,只需从前往后阅读图书,就会水到渠成。 ·突出显示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展现
大话万物感知:从传感器到物联网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5G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物联网感知层的技术,带领读者一本书读懂物联网感知技术。
电子工程师必备——电路板技能速成宝典(第2版) 电子书
电子工程师实操技能:元器件识别、故障检修、电路设计应用。
窄带物联网(NB-IoT)标准协议的演进 从R13到R16的5G物联网之路 电子书
更全面:本书涵盖R13、R14、 R15、R16的 NB-IoT的整体协议,从核心网一直到物理层,深入阐述NB-IoT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的标准化过程。 更及时:R16的NB-IoT标准化工作刚于2020年6月完成,本书将标准化内容及时呈现给读者。 更重要:NB-IoT是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的5G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物联网众多标准技术当中非常热门、非常被看好的一项技术,是中国主推的物联网通信协议。 更专业:本书主要作者袁弋非博士及其团队,长期工作在3GPP NB-IoT国际标准化的一线,他们根据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过程的亲身经历和对技术预研的思考,特编写出本书。
无线通信仪表与测试应用(第3版) 电子书
1.实用性。本书以作者在测试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为依托,配合图形和操作实例介绍仪表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先进性。作者多年来参与我国无线通信测试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执行,深刻把握技术前沿,为本书精选典型的测试实例。 3.普遍适用性。本书所介绍的仪表新旧结合,以国内普遍使用的产品为主、兼顾国际知名厂商和国产仪表,具有普适性、代表性。 4.易学易用性。本书的指标介绍删繁就简、操作介绍简明清晰、测试实例典型翔实。知识结构体系化,便于读者学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