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套彩绘版名著是主题与品质培养相结合的注音版经典名著,真正的引导学生,阅读到底该读什么。

  【版式升级】版面更加活泼亮丽。

  【体例升级】正文前面加了一项阅读小贴士,帮助孩子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并进行阅读前的趣味互动,通过几个问题让孩子带着兴趣进入阅读。

  【文本升级】无论是从文字还是从注音上,都更符合现代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学校的语文教学要求。修正了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故事情节的流畅,文字的优美适读,注音的功能性和学习性。

  细节:【文中编加板块同步升级】摒除了从前多而繁杂的板块设定,将功能性和带入感列为要内容。对“知识小窗”中的词汇解释进行了修订更正,和现汉七保持一致。“勤学多思”板块融合从前几个板块的长处,更注重对于孩子学习好品质的理解,对于文中故事的共感。

  【对正文进行合理规划】图文并重,版式更加活泼灵动,通过插图的展示让孩子愿意阅读;科学划分段落,将过长的段落进行科学划分,让孩子在阅读时不再出现疲劳感。

内容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本书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 “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其中《弟子规》作为一本传世经典,不仅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弟子规》从居家、外出、待人、接物、学习五个方面教育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全书文字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内容符合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词句带有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学习其中有益的思想内涵,这才是重要的。

作者简介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这些思想都值得我们学习。

章节目录

全文诵读

总叙

入则孝

出则弟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

......

弟子规 李毓秀 著是2017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清]李毓秀。

得书感谢您对《弟子规 李毓秀 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找语文王国 电子书
《寻找语文王国(基础知识篇)》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语文王国的奇妙历程为主要线索,将丰富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分享成长的收获。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版) 电子书
本书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为什么细瓷器比陶器更好呢?多穿几件衣服为什么更保暖呢?衣服为什么不具有保暖功能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些小问题吸引着读者深思,给人以启迪。 一、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二、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比如屋内旅行、微观世界、灯的来历等,给了读者以严谨、科学的指导,获得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深入浅出地问答。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予以巧妙回答,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而浅近地表达出来。
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电子书
二十多篇爱情故事,演绎着种种的神神之恋和神人之爱!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电子书
希腊英雄的史诗,通往西方文学与艺术殿堂的桥梁。
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卷) 电子书
IT爸爸写给孩子的数学书,开启数学的探索之旅 用故事解释数学思想,用案例引入数学知识,用生活讲解数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