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管理学研究的是常人如何当领导,而不是等待天才的出现。
内容简介
全书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对历史之典故、政事、人事、政制进行管理解析。
以汉兴楚败背后的刘项素质差异鉴照企业领导者的自我修养问题;以汉文帝贾谊君臣相处之道鉴照基于互补的上下级配合方式问题;通过古代帝王将相因地制宜运用权势旧事鉴照领导者用权问题;通过“鸿门宴”失策、古帝王“罪己诏”典故鉴照企业家精神问题;直述企业家如何从历史中学习管理智慧;通过周瑜鲁肃性格差异探讨领导者管理风格问题;通过分析古代政府内部分工与编制鉴照企业组织设计与人力规划问题;通过儒吏儒商文化分析探讨企业管理如何应用传统文化问题;是分析曾国藩为学修身旧事以济企业家自我学习、修身的心态和方法。
全书目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重建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促进西学与中学的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理性与情感的渗透,用中国话语说明管理智慧。
作者简介
作者刘文瑞,男,陕西子洲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和管理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其学术研究横跨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各个学科,共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其中学术论文70余篇,有40余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部分文章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出版个人专著6种,合著专著8种,独著和参与编写普及读物6种,合作编写教材6种。其中获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从90年代起,在西方管理思想研究领域耕耘多年,正本清源,对西方名家大师的管理学说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管理思想大系》书稿180万字(已出版50万字),在国内影响较大。近10年来,对中国管理思想进行全面研究,形成书稿60万字,在国内具有开创性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当领导的学问
1. 什么样的人能当领导:刘邦和项羽的比较
2. 君臣相得的条件:从汉文帝用贾谊看用人之道
3. 陶榖为何不得志:价值观与能力冲突时的选择
4. 以无为成就有为:无为而治的管理学含义
5. 领导责任该如何承担:司马师赢得支持的奥秘
第二章 领导者如何用权
6. 古代领导人的用权类型
7. 权力的支撑:资源·智力·时势
8. 用权的可持续性
第三章 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9. 妇人之仁和大仁大义是否对立:鸿门宴的思考
10. 不择手段才是真正的原罪:袁世凯的兵变
11. 基业长青的前提:对三大割据时代的思考
12. 企业家要心怀敬畏:汉代罪己诏的治国功能
13. 山水相依方成景:论企业家的“智”与“仁”
第四章 管理者如何读史
14. 从传统文化中学什么
15. 如何看待传统与现实、直笔与曲笔
16. 读史的不同层次和境界
第五章 历史中的经典案例
17. 从失败中观察成功:甲午海战的另一面
18. 不可复制的管理经验:西南联大为何无法超越
19. 管理学案例该如何总结:论丁谓的“系统工程”
20. 如何避免系统错误的爆发:生辰纲是怎样丢掉的
21. 轻诺必然寡信:王莽败亡的教训
22. 政商一体利弊谈: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悲剧
第六章 辨析管理中的对与错
23. 快意和厚道之间的取舍:做周瑜还是做鲁肃
24. 以面子为重还是以事业为重:贡禹进谏的启示
25. 性恶论与小人得志:朱元璋严刑酷法的偏失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26. 古代政府的人数与规模
27. 古代政府的权力与职能
28. 政府大小的衡量标准
29. “送礼”是怎样形成的:古代官场陋规
30. 对陋规的治理:雍正“耗羡归公”的得与失
31. 探寻管理的规律:“陋规”与“耗羡归公”
第八章 儒吏·儒商·企业家
32. 儒吏之争的历史轨迹
33. 儒和吏的区别及合流之弊
34. 儒吏关系在管理上的反思
35. 儒商的前世今生
第九章 曾国藩的阅读名单
36. 读经典常见的问题
37. 斯文在兹:曾国藩的名单
38. 曾国藩论治学方法和心态
39. 接纳与理性并存
附录 史学思维和管理研究
1. 管理研究的历史轨迹
2. 史学思维对管理研究的贡献
3. 史学的前车之鉴和用于管理研究之误
推荐作者得新书!
1120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3:领导修炼与文化素养是2018年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文瑞。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3:领导修炼与文化素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