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共10章,从技术和战术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协同作战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协同作战体系结构、协同作战系统关键技术、协同作战的典型应用、协同作战系统效能评估、未来新型协同作战的运用、协同作战系统模拟仿真等。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可为军队机关参谋、军事院校教员学员、作战部队指战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员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认识协同作战、运用协同作战、发展协同作战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协同作战的基本概念

一、协同作战的定义

二、协同作战的分类

三、协同作战系统

第二节 协同作战发展历程

一、火器战争时期的协同作战

二、机械化战争时期的协同作战

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时期的协同作战及其发展趋势

一、一体化协同作战理念

二、一体化信息网络

三、一体化自主协同方式

四、模块化作战编组

五、人-机和机-机协同作战

第二章 协同作战的体系结构

第一节 海上协同作战体系结构

一、海上协同作战体系结构的特点

二、海军信息系统一体化和综合保障一体化

三、海上协同作战部队的指挥体制

四、海上协同作战三视图

第二节 空中协同作战体系结构

一、空中协同作战视图

二、空中协同作战系统视图

三、空中协同作战技术视图

第三节 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体系结构

一、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视图

二、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系统视图

三、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技术视图

第四节 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体系结构

一、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视图

二、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系统视图

三、地空一体化协同作战技术视图

第五节 防空反导协同作战体系结构

一、防空反导协同作战体系的组成及功能

二、反导协同作战体系结构

第三章 协同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 时空基准技术

一、时空基准技术的需求分析

二、外军时空基准装备现状

三、时空基准系统功能和指标性能

四、时空基准系统关键技术

第二节 军事通信网络技术

一、军事通信网络技术概述

二、军事通信网的结构

三、军事通信网的网络管理

四、军事通信网的数据链路

第三节 数据融合技术

一、数据融合的一般模型

二、集中式数据处理算法

三、分布式航迹融合

四、数据融合误差分析

第四节 多平台协同控制技术

一、多平台协同制导作战的基本问题分析

二、多平台协同制导体制分析

……

第四章 协同作战系统效能评估

第五章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第六章 海上协同作战的运用

第七章 空中协同作战的运用

第八章 防空反导协同作战的运用

第九章 未来新型协同作战的运用

第十章 协同作战系统模拟仿真

参考文献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是201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修社。

得书感谢您对《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信息安全导论 电子书
全书介绍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恶意代码及其防范、身份认证技术、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操作系统安全、边界防御技术、入侵检测技术、Web应用安全、无线网络安全等内容。
大数据导论 电子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涌现出多元化海量数据。大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利益,尤其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其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已经远超以往。本书详细介绍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详细内容。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与隐私、大数据应用、数据思维。  本书适合作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本
大数据导论 电子书
本书以大数据处理技术涉及的主要流程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大数据相关的基础知识。本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循序渐进、难易得当。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大数据概述,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开放共享,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实例。本书还设置了实训和课后习题,通过练习和操作实践,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的内容。
大数据导论 电子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并对一些大数据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共9章,分别讲解大数据的基本知识、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采集、大数据存储、数据清洗、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安全与治理以及大数据的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大数据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云计算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大数据爱好者的参考书。
芯片安全导论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物理系统中常见芯片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涵盖集成电路、生物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等常见芯片架构,并从安全角度出发介绍了已有的安全防范技术,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硬件木马预防及检测等。硬件是网络物理系统的基础,芯片是其核心部件,芯片安全对整个网络空间安全来说至关重要。本书内容全面、技术新颖,不仅包括作者原创科研成果,还囊括其他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本书在芯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就现今较先进的研究